東北網3月14日訊 (記者印蕾 張雋珊) 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近日,《哈爾濱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方案》正式發布,根據方案,哈爾濱市將以企業和群眾辦事最集中、反映最強烈的領域為改革重點,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到2018年年底,哈爾濱市實現70%的企業和群眾到政府申請辦理事項『最多跑一次』。
分批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
梳理並動態調整『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第一批於3月底前公布,第二批於4月底前公布。6月底前,組織梳理、公布全市鄉鎮(街道)一級應承擔的『最多跑一次』事項,將能夠下沈的辦理事項盡可能納入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或延伸至村(社區)辦理,暫時無法實現『最多跑一次』的事項需報市政府審核。
進一步精簡各類辦事材料和要件數量,做到凡無法律、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依據的材料,一律取消;對同一部門前一個審批環節已提交的材料,下一環節不得要求再次提交;凡能通過網絡共享復用的材料,不得要求群眾和企業重復提交。
完善實體大廳辦事功能 一窗受理集成服務
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逐步增加綜合窗口辦事種類和數量。對跨部門審批事項進行梳理,並逐項確定牽頭部門。全面建立包括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預審預約、限時辦結、監督評價、代理代辦等方面配套制度體系,並在全市推廣應用。
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
加快市政務服務網與各部門業務系統的對接,基本實現部門業務系統與市政務服務網數據互通、表單連通、業務流通。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技術標准和要求,建立全市政務服務信息資源目錄、元數據編碼和電子證照標准,逐一規范各類政務服務信息檢索代碼、編目規則、文件格式等,形成全市統一、動態更新、權威發布的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歸集政務服務電子數據,逐步擴大信息共享范圍,完善電子檔案,制定政務信息共享標准,建立全市信息資源共享庫,將適合公開的信息資源通過政務公開、數據開放等渠道無條件向社會公開,將敏感信息和數據通過請求響應的方式進行共享,實現數據資源多渠道、多方式共享利用。
建立完善數據共享、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使用等方面制度,為開展網上審批和服務提供支橕。全市各級政務服務單位要充分利用市政務服務網開展網上辦理,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逐步擴大網上辦理事項的范圍和數量,做到『應上必上、能上盡上』。
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推行『鄉鎮、村前臺綜合受理,區縣(市)後臺分類辦理,鄉鎮、村綜合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支持香坊區、方正縣先行試點,逐步增加辦件種類和數量,為全市提供可借鑒經驗。6月底前,完成市政務服務網向9縣(市)及304個鄉鎮(街道)的延伸,並指導基層利用平臺開展『網上辦理』。
清理和規范各類辦事『證明』
在全市推行『兩張清單』管理模式。組織各提供政務服務部門對證明材料進行全面清理,審核把關後形成《證明材料保留清單》和《證明材料取消清單》向社會公開,並動態調整,主動接受企業和群眾監督。通過清理規范,達到『五個凡是』要求,即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材料和蓋章環節,一律取消;凡是當事人已有材料或有效證照能夠證明相關信息的,一律取消;凡是本部門或本系統發放的證照或批准文書,能通過信息查詢方式獲得的,一律取消;凡是可通過部門間溝通、查詢、數據共享、信息比對、征求意見等獲取信息的,一律取消;凡是申請人能夠以書面承諾保證相關信息真實性,且不影響第三方權利義務的,一律取消。此外,對於要求提供依據為『規定的其他材料或有關材料』的證明,有關部門必須明確需要收取的具體材料名稱、要求及來源,做到合法、合理、有據。
將『最多跑一次』改革納入市級部門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定期組織開展明察暗訪,分階段對已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的落實和運行情況進行督查,促進各單位整改提昇。對不認真履行職責、工作滯後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對嚴重失職的,視情啟動問責機制,確保改革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