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5日訊(記者 那鵬翔 編輯 王艷)新時代,帶來新挑戰;新時代,呼喚新作為。在全國各地以嶄新面貌迎接新挑戰中,來自北國重鎮的齊齊哈爾市,通過實施重點產業倍增計劃,構建起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上馬一批大項目。新舊項目建設的快馬加鞭,使齊齊哈爾這個老工業城市在新型工業體系的轉換中釋放出澎湃動能。

中車齊齊哈爾公司工作現場。
2017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734.8億元,增長7.3%。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比上年分別增長5.6%、12%和2280%。全市698個工業項目開復工,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25.3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技改項目133個,完成投資60.1億元,同比增長42.1%。

中車齊齊哈爾公司平車生產現場。
近兩年,齊齊哈爾市以構建新型產業體系為牽動,提出全面實施重點產業倍增計劃:打造裝備制造和食品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打造裝備制造整機、基礎零部件、金屬新材料、食品加工、現代畜牧、旅游、養老、節能環保等8個百億以上產業,打造日用工藝陶瓷、馬鈴薯、現代中藥、冰雪體育運動4個十億以上產業,用4~5年時間實現12個重點產業總產值比2016年翻一番,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

中國一重軋電制造廠員工正在加工常規島低壓轉子。
一直處於行業低谷的裝備工業,通過一系列的改革,重新煥發了活力。有著『國寶』之稱的中國一重集團,通過乾部改革、人事改革、薪酬改革,激活了『老字號』企業的內部動力。一舉扭轉了連續24個月的虧損局面。有著共和國『掌上明珠』美譽的北滿特鋼,隨著建龍集團的正式入駐,徹底告別了『國』字號身份,不僅成為齊齊哈爾市乃至黑龍江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典范,自身的發展也煥發出無盡的活力。而這,僅僅是齊齊哈爾市眾多大型老企業觸底反彈的一個縮影。在齊齊哈爾,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突破的重點牢牢鎖定在傳統工業企業的產業優化昇級上。部分企業逐步擺脫了高端不足、低端過剩的局面,企業的高附加值產品比重不斷提昇,高端數控機床、大口徑環焊機、龍門組合鋁錠銑床、鋁材重載鐵路貨車、多工位壓力機等一批高附加值產品,打開了市場並逐步擴大市場佔有率。齊二機床的鋁錠銑床、壓力機,中車齊車的小汽車運輸車、鐵路起重機、特種集裝箱,一重集團的專項產品,市場銷售情況良好。同時,他們積極推進組建潔淨鋼檢測系統聯盟和輕量化零部件聯盟;支持企業聘請國內外頂尖科研團隊、科研人員來齊進行科技成果測試、實施工程實驗,齊重數控聘請了德國專家、一拖公司聘請了國內頂尖技術團隊,為企業的技術創新貢獻巨大。裝備制造業的整體向好,刺激了相關配套產業的快速增長,整機、零部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2.6%,實繳稅金同比增長102.7%。全市推進了80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點推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9.3億元。

中國一重鑄造廠正在澆注軋機機架。
食品工業,是齊齊哈爾市奮力走出發展新路子的又一重要產業集群,也是齊齊哈爾市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
2017年12月23日,天寒地凍,但在齊齊哈爾工業戰線人的心裡,卻是溫暖如春。龍江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一期工程的正式投產,標志著該市玉米深加工行業邁向了全新裡程。據了解,在香港上市的阜豐集團,是中國500強企業,是全球第一大氨基酸、谷氨酸鈉、黃原膠生產商,在國內發酵行業實力排名第一。2017年4月18日該項目正式破土動工,11月30日試生產,12月23日正式投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建設速度。用該集團項目經理的話講:鶴城不僅有豐富的玉米資源,更有著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營商環境。
的確,豐富的資源,優良的營商環境,使一批批大的投資商湧進了鶴城。四川鴻展食用酒精及燃料乙醇生產、益海嘉裡糧食綜合加工、黑龍江東玉實業玉米深加工等一批大型食品加工項目先後上馬,和美泰富、惠光農業、順興米業、舒達飲品、恆陽農業等食品加工企業新上生產線,新增加工能力86萬噸,食品加工企業技術水平與加工能力得到顯著提昇。與此同時,飛鶴乳業、光明乳業、蒙牛集團、訥河恆陽、龍江元盛、甘南嘉益香等一批畜牧類企業也得到了發展壯大,進一步刺激了農業的種植結構調整和供給質量的有效提昇。
目前,齊齊哈爾緊緊抓住新一輪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制造強國』建設重大機遇,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以創建『哈大齊』國家級示范區為統領,以『2+X』產業體系為支橕,以提昇工業經濟總量、加快實現轉型昇級為目標,大力實施『重點產業倍增』、『五化創新』等工程,全力推進全市工業經濟、非公經濟和信息產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