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6日訊 (記者 王春穎) 『我國是農業大國,有耕地面積18億畝,同時也是使用農藥的大國,每年所需農藥包裝物達100億個,被農民隨意丟棄的約30億個,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和土地質量,也有部分農殘影響了農作物的產量。』來自尚志市的全國人大代表金東浩建議,建立營銷臺帳,記錄農藥包裝的類型、數量回收等;農藥生產廠家要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在田間地頭進行土埋可分解、不污染土壤的材料包裝。

全國人大代表金東浩。
金東浩說,由於農民對農藥廢棄物的危害認識不夠,使得田間地頭農藥包裝物隨處可見,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便,甚至威脅到了人居環境。
為此,金東浩建議,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向廣大農民宣傳農藥廢棄物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讓農民認識到隨意丟棄農藥廢棄物的危害,從而自覺回收農藥廢棄物;二是在農藥營銷環節建立營銷臺帳,記錄農藥包裝的類型、數量回收等,可建立獎懲機制,確保農藥廢棄物不外流;三是農藥生產廠家要加大科技投入,要選用優質材料包裝,尤其是采用在田間地頭進行土埋可分解、不污染土壤的材料包裝,研究使用可降解包裝物;四是國家要加大治理農藥廢棄物的力度,發現使用而未回收廢棄物的農民,可采取相應手段進行治理,逐步由農民亂扔向農民積極回收方式轉變。同時,國家要對農藥生產及銷售環節跟蹤問效,不合格的包裝不許出廠,銷售商無臺帳、無回收廢棄物的取消銷售資格,真正把農藥廢棄物杜絕,確保農村耕地不被污染。
責任編輯:楊禹
相關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