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加減法』新算『種田賬』
2018-03-20 10:56: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哈爾濱3月19日電 優質供給加上去,低端供給減下來;『綠色有機』加上去,農藥化肥減下來;市場意識加上去,盲目種植減下來……正值春耕備耕時節,記者在農業大省黑龍江的部分備耕一線蹲點調查發現,黑土地正用多種『加減法』算出『綠色賬』『效益賬』,推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3月中旬的黑龍江省虎林市,最低氣溫仍有零下十幾攝氏度,卻阻擋不了許多農戶購買農資的熱情。14日早8時左右,在經營者李明的『興農種子』農資店裡,已有數名農民選好了所需農資正准備付款。

  『今年優質水稻種子銷量比去年多了10%以上。』李明指著一袋種子告訴記者,優質水稻種子產量相對較低,但產出的稻米市場價格高,綜合效益也好。『因此很多農民現在選種子不僅要看產量,還要看質量。』

  除了選用優質種子提昇農產品質量,綠色種植理念和方式也受到越來越多農民的追捧。近日,記者在虎林市良艷有機鴨稻專業種植合作社裡看到,前來簽訂新一年合作協議的農民擠滿了一間辦公室。

  『我們合作社種的都是高端鴨稻米,一點兒化肥都不用,所以銷路老好了,價格比一般大米高五六倍呢。』合作社社員李明強邊簽協議邊說。

  李明強告訴記者,去年他在合作社第一次嘗試入股了4畝多地,沒想到每畝增收1000多元。嘗到甜頭的他,今年把自家所有土地都拿來入股。

  像良艷合作社這樣,減少或不用化肥農藥,已經在黑土地上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同。黑龍江農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該省今年將繼續實行『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行動,計劃化肥畝均施用量比去年減少2%以上,除草劑減幅5%以上,農業『三減』高標准示范面積將擴大到3500萬畝。

  在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減少農藥化肥用量的同時,許多農民也在轉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舊觀念,增加市場意識,減少種植的盲目性。

  密山市永勝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黃旭纔最近正在落實新一年的種植計劃。『今年我想減少一部分普通玉米的種植面積,增加3000畝鮮食玉米。』黃旭纔介紹說,雖然同樣叫玉米,但鮮食玉米更被認為是一種蔬菜,市場價格是普通玉米的兩倍以上。

  雞西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隋啟春認為,在備耕過程中,種植主體需圍繞市場需求,方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雞西的鴨稻、蟹稻、魚稻等綠色有機水稻,刺五加木耳等特色食用菌,北藥、雜糧雜豆等特色種植業,都具有明顯供給優勢,我們也在圍繞這些打造當地農業新的增長點。』隋啟春說。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