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黑龍江冰雪旅游『正能量行動』系列報道(五)紮龍濕地講解員趙丹:服務暖心昇級
2018-03-23 13:4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23日訊(記者 許諾)寒冬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紮龍國家自然保護區,有廣闊無垠的濕地,大片婆娑的蘆葦蕩。清澈如鏡的水面上結了一層薄冰,隨風搖曳的蘆葦映著散步的丹頂鶴,清涼的空氣中,回蕩著丹頂鶴的鳴叫聲。這些畫面構成了黑龍江冰雪之冠景觀線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趙丹與丹頂鶴拍照留念。

  紮龍濕地風景區講解員趙丹在這裡從事了13年的講解員工作。她微笑面對每一位來訪的游客,詢問游客的需求,幫助處理游客中心的各種瑣事,始終堅持微笑服務。在顧客看來,趙丹不僅是景區的領路人,她的熱心體貼也給游客帶來溫暖的感受,和大自然構成相融相通的溫情畫面。

  趙丹2006年開始在紮龍從事導游工作。最初她認為,導游這個職業比較自在,可以接觸不同的人和事。『有的游客知道的多,我就向他學習,有的游客知道的少,我就把我知道的跟他們說,這樣大家都了解的更多了。』在日常的工作中,她恪盡職責,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她向每一位到來的游客展示紮龍的文化內涵,對這裡的每一個產品她都如數家珍,每當有游客上前提問,她都會認真詳細地解答,即使自己已經說得口乾舌燥。

趙丹在紮龍濕地講解。

  業餘時間,趙丹也會為自己『補充營養』。『游客們都會問導游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為了解答他們,我不忙的時候就看看書,和大家坐在一起討論關於濕地、鳥類、珍禽類的知識,也會找相關網站為自己充電。有一次一位游客問我,烏鴉的肉是什麼顏色的,我都現在都沒找到答案。』趙丹笑著說。

  13年的講解員工作,讓身為紮龍人的趙丹能為紮龍的旅游事業盡一份心力感覺無比自豪。同時,她也對濕地和丹頂鶴有了更深厚的感情。『那應該是在2009年,有一位游客是酒後來景區游玩。景區內有散養的丹頂鶴,那位顧客應該是喝了酒,對丹頂鶴首先進行了語言攻擊,然後又伸出手用力掐住丹頂鶴的脖子。丹頂鶴的脖子非常細,如果不及時制止,過度用力的話會導致丹頂鶴窒息。我知道他不是我的游客,我仍第一時間上前對他進行了安全提示,並制止了他的行為。』趙丹說,她對丹頂鶴非常有感情,她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是一只年齡較小的丹頂鶴寶寶,由於一直在景區內散養,與人非常親近。

  如今正是紮龍景區服務昇級的階段,趙丹在自己的服務細節上下了更大的工夫,以前都是從產品上來讓游客有所認知,如今面對每一位來訪游客,講解員趙丹都會主動上前詢問游客的需求。

  改善服務意識,在服務細節上追求卓越,用貼心服務換來游客一致好評是趙丹的工作准則,她給予每一位游客質朴的關懷,給外地游客留下一段美好的鶴城記憶。

  贏得了游客們如潮的好評和點贊的趙丹,也減少了和家人相聚的時間。每天六點出門,九點到達風景區,在單位的時間多,在家的時間少,每天回家一句話也不想多說,只想休息。『我兒子今年15歲了,我陪伴他的時間很少,他也非常理解我。他小的時候就知道我是講解員,總是好奇的問我很多問題。我記得在他5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問我,媽媽你的脖子和臉是後長的嗎?原來是因為我夏天接待旅行團的時候我的臉和脖子曬的很黑。』趙丹說,現在兒子長大了,對鶴文化和濕地文化了解的都同齡人多,也會經常給身邊的同學講丹頂鶴的故事。

  醉人的冬景裡,紮龍濕地把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的同時,更讓游客們在寒冷的雪景中感受到來自紮龍最溫暖的服務。在記者的鏡頭中,百米長的冰掛景觀,野化訓飛之後的丹頂鶴在冰川雪谷之間,與游人親密地接觸。令人神怡的風景和溫暖的服務換來了來自天南地北游客的點贊,更換來了景區流量的激增。

  如今,趙丹在優化服務細節上下了更大的工夫,提供了超出游客心理預期的暖心服務,使得旅游服務的提檔昇級不斷溫暖著外地游客。

  『蘆葦金黃,仙鶴展翅。當群鶴在空中起飛的那一剎那,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驚喜,即便看了13年的鶴,我仍會將手機鏡頭對著它,留下美好的畫面。』趙丹說。

  夕陽下,丹頂鶴飛過蘆葦。這個嚴冬,鶴城的冰天雪地給天南地北的游客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在像趙丹一樣熱情好客的紮龍人看來,能用質朴的關懷給外地游客留下一段美好的鶴城記憶,將會是一件值得自己努力去奮斗的事業。

責任編輯:李玥

【聚焦】黑龍江冰雪旅游正能量行動+暖心事跡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