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日訊 參加完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富裕縣吉?奶牛場場長劉海玲剛剛回到家鄉,就直奔她心裡一直牽掛著的養牛場。看到劉海玲回來了,正在打掃牛捨的工人們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問開了:『會上都啥精神啊?傳達傳達唄!』『准備的提案交上去沒有?發言了嗎?』看著激動興奮的員工,劉海玲也打開了話匣子,跟大家一起分享會上的所見所聞所感。劉海玲告訴大家,這幾天要擠出時間在村裡召開個宣講會,把自己在會上的見聞和感悟分享給大家,讓村民們都感受到來自黨中央的關懷。

劉海玲(中)在奶牛場與工人們一起謀劃企業未來發展規劃。
作為來自農村的基層代表,劉海玲有著豐富的農村生活體驗,了解普通群眾的心聲。自2005年開始從事奶業生產以來,她對奶業產業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在會議期間,劉海玲通過會上發言和撰寫建議等方式,把農村百姓的訴求和對奶業發展的期望帶到了會上,她所提交的『關於給予中小規模奶牛牧場更多扶持』的建議和『關於東北地區邊緣自然屯整體搬遷』的建議受到了大會和媒體的關注。當劉海玲把這一消息告訴身邊的村民時,大家對發展奶牛養殖更加充滿了信心,也對未來生活環境的改善更加充滿期待。大家表示,在黨的好政策指引下,一定要靠勤勞的雙手實現脫貧奔小康。
3月24日,正在奶牛場忙碌的劉海玲告訴記者,這次參會,自己在學習上和討論過程中感悟很多。回到家鄉後深感自身責任重大,有責任、有義務做好大會精神的宣講員,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把大會的精神傳達到機關企業、村屯街道,廣泛宣傳兩會、宣傳憲法。基於這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回到家的劉海玲沒有休息,就立即接受了富裕縣多個單位宣講會議精神的邀請,盡心准備講稿。劉海玲說:『宣講大會精神十分光榮更是責任,再苦再累也要把會議的精神宣傳好。』
在精心准備宣講報告的同時,開闊了視野的劉海玲把目光瞄准了企業的未來發展。受兩會精神的鼓舞,劉海玲對未來牧場的發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一是盡快提高牧場的科學化管理水平,提昇鮮奶的品質,適應市場要求。二是在保證牧場良性發展的同時,努力做大做強產業,增強牧場的競爭力。在牧場發展的基礎上,創新思路,不局限於奶牛養殖,謀劃多種辦法帶動更多的農戶脫貧致富。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代表的責任和擔當,做好新時代農村產業發展的領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