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3日訊『燒紙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對我自己來說可能會減少燒紙量,但要我真正上前制止燒紙行為,真的需要勇氣。』其實,現在絕大多數人,尤其年輕人,都知道燒紙祭奠是一種陋習,但對於這種陋習,大多卻采取了『避而遠之』的態度。
近日,在龍沙區南航街道新躍社區文明祭祀的宣傳活動中,有的居民說自己不會去做,有的則說會減少燒紙量,但多數看到他人在燒紙都說不會去制止。
『本來祭奠逝去的親人情緒都挺悲痛的,我要是上前再勸阻不讓燒紙,那不是自找麻煩嗎?』聽到記者提出看到燒紙陋習,你會出面制止的問題後,27歲的張鑫驚訝地說。對於80後的張鑫來說,早已對燒紙陋習嗤之以鼻,但出面制止卻又擔心惹禍上身。
對於祭奠逝去的親人,張鑫更喜歡網絡祭祀。張鑫的姥姥去世10年了,每年張鑫都會在網上給老人送上鮮花、點上蠟燭,以此來表達對老人的思念。『現在手機也能網絡祭祀了,更加方便、環保,對親人的愛不是通過燒紙來表達的,只要心裡有就夠了。』張鑫說。
37歲的劉迪最近遇到了一件令她羞愧的事兒,原來一次接兒子放學回家,看到路口有人在燒紙,兒子當時就說燒紙多污染環境,而劉迪卻擔心兒子的話被他人聽見,捂著孩子的嘴快步離開。『想想都覺得不好意思,面對陋習,孩子都能勇敢的說出,但我怕惹禍,沒有直言的膽量。』劉迪說。
新躍社區黨委書記祖麗紅說,不少居民對文明祭祀還是認可的,主動來社區學習網絡祭祀,制作環保鮮花,以此祭奠逝去的親人,但如果要徹底摒棄此陋習,可能還得需要一段時間。
『與其說燒紙祭祀是祭奠先人,還不如說是給他人展示「孝道」,這種表裡不一的祭奠,更是一種不尊重。面對其用紙屑亂飛、污染環境的祭祀方法,如果人人都出面制止,那麼相信對陋習的摒棄並不遠了。』市民周先生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