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訊 『這一下子摒棄燒紙祭祀有點難,但慢慢減少還是能做到的,畢竟燒紙污染環境。』清明時節,路邊焚燒黃紙陋習又悄然出現,面對鶴城空氣狀況的時好時壞,很多齊齊哈爾市民清明祭祀逐漸開始『文明』了。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市民環保意識有所提高,有些正減少焚燒黃紙數量,有些則乾脆選擇了鮮花、水果祭祀。
以往清明節的這幾天,正是十字路處被燒得烏煙瘴氣的時候,焚燒黃紙產生的紙灰彌漫在空氣中,嗆壞市民不說,還容易引發火災。4月2日,記者走街串巷發現,十字路口已鮮有煙氣繚繞,大多數市民都到指定位置去焚燒黃紙,市民們燒紙的數量也有所減少。當日20時,在新樂街與安順路交叉口處,不少市民們都在排隊等著燒紙,市民們也不再是一人一大袋,轉而只是表心意的幾捆。記者采訪了幾個市民得知,雖然不能徹底摒棄燒紙祭祀,但即使人多排隊,市民們也不會再隨意找地方燒紙,而焚燒黃紙的數量也減少了,只要能表達心意就可以了。
『現在人們都在指定的地點燒黃紙,再也不用擔心被煙嗆得流眼淚了。』家住齊齊哈爾龍沙區綠溪桃源小區的王大娘每晚都在樓下空地處跟老姐妹兒跳廣場舞,但一到了清明節,天一抹黑,燒紙的人就越來越多,四起的紙灰硬生生把大娘們都嗆回了家。
『以前只要快到清明節,廣場舞都要停一停。現在好了,市民祭祀文明了,我們這廣場舞一天也不用耽誤了,這種清清明明的感覺真好。』王大娘拍著手說。與王大娘想法一樣,不少市民的環保意識也有了提高,有的甚至選擇更加文明環保的祭祀方式。市民遲先生以往清明都會在家附近給故去的父親燒紙,今年遲先生卻選擇了去公墓為父親祭祀。
4月3日一大早,遲先生就買了鮮花和父親生前喜歡吃的水果准備驅車趕往公墓,遲先生說,以往總是覺得在家燒燒紙就可以了,但看著鶴城的空氣質量時好時壞,新聞上屢屢提出文明祭祀,我哪還能再去燒紙祭祀了,雖然到公墓祭祀路途要遠些,但祭祀故去的親人憑的是心意,摒棄了燒紙祭祀,也是督促我多去父親墓前看看,多陪父親說說話。
市民李女士說,燒紙祭祀早已在中老年市民腦子裡根深蒂固,要徹底根除還需要時間,至少現在市民們正逐漸減少了焚燒黃紙的數量,這也是環保意識的提高,也是文明祭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