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扶貧牽手電商脫貧築夢『雲端』 木蘭縣明水縣探索實施電商扶貧之路
2018-04-07 09:55:0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劉心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於秀偉夫婦把自家的淘寶小店經營得紅紅火火。本報記者劉心楊攝

  黑龍江日報4月7日訊 『一個以購代捐套裝300元,七彩木蘭電商平臺上線10天,成交額突破70萬元。』這是記者在木蘭縣采訪時,縣委副書記徐向峰向記者做的一個展示,這就是木蘭縣開展『以購代捐』電商扶貧舉措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而這一舉措的實際受益者是3258戶貧困戶。

  在日前召開的全省扶貧辦主任工作會議上,明水縣扶貧辦主任張天喜走上臺前,做了關於發展電商扶貧的典型發言。他介紹,明水縣通過把電子商務與庭院經濟緊密結合,以『我在鄉村有塊園、我在明水有畝田、我在明水有基地』系列活動為載體,通過企業訂制、電商銷售、幫扶責任人助銷等私人訂制形式,建立穩定銷售渠道,使明水縣875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走出了一條電商搭臺、政府服務、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的特色扶貧之路。

  扶貧牽手電商,脫貧築夢『雲端』。日前,記者采訪了我省木蘭、明水等地探索電商扶貧的路徑。

  以購代捐電商『愛心匯聚』

  在木蘭縣,徐向峰對記者說,如何讓農民尤其是貧困戶生產的農產品實現優質優價?如何實現產銷對接?基於木蘭縣有18個幫扶單位,5萬多名職工背後就是5萬多個家庭,線上直供的電商扶貧模式就這樣策劃出來。

  徐向峰說,為了更好地推動脫貧攻堅,創新脫貧方式,木蘭縣打造了『七彩木蘭』線上平臺,『以購代捐』電商扶貧行動上線15天,線上成交額113萬餘元。 『七彩木蘭』微商城的上線,對於木蘭來說不僅是一個全新的電商銷售平臺的推出,更是一種嶄新扶貧模式的開啟。通過這個平臺,一方面可以為哈爾濱市民提供放心食品,達到優質優價目的。另一方面,可持續保障農民增收,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徐向峰告訴記者,在『七彩木蘭』上線以後,很多愛心企業也積極參與『以購代捐』活動,有的企業與『七彩木蘭』運營商簽訂長期定點采購合作協議。

  電商連接鄉村,成為貧困戶脫貧的一個可操作形式。據了解,在『七彩木蘭』平臺『以購代捐』專區,禮盒中的農產品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和嚴苛檢驗的。網民每購一套禮盒,將有10%的費用用於扶貧眾籌款捐給貧困戶。以1月中旬的『以購代捐』活動為例,購買人數為3978人,農產品銷售額119萬餘元,提取扶貧專項資金11.9萬餘元,共有1705戶貧困戶拿到收益。

  在木蘭縣大貴鎮紅星村,福源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振峰告訴記者,他的合作社有180多戶農戶,其中貧困戶20餘戶,因為合作社的大米搭上了『以購代捐』電商扶貧行動,今年大米的銷售途徑拓寬了,好米也賣上了好價錢,貧困戶拿到了分紅。

  網端延伸庭院經濟促脫貧

  作為黑龍江省『互聯網+精准扶貧』第一個試點縣,明水縣積極探索貧困戶增收渠道,縣扶貧辦主任張天喜對記者說,明水縣的電商扶貧是以搭建電商銷售平臺,把電子商務與庭院經濟緊密結合開展的。一根網線連接的是市民與田間地頭,一塊園田地承載的是田野裡的脫貧希望。

  張天喜介紹,明水縣以基地建設為基礎,開闢了貧困戶增收途徑。推行了由一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具備規范化生產標准、全程監測和追溯體系、品牌和『三品一標』認證、龍頭企業依托、線上線下營銷渠道、O2O企業直采直供和金融扶持體系等『1+7』基地建設模式。2017年,明水縣共建設基地142處20萬畝。尤其是針對貧困戶實際,開展了菜園私人訂制,全縣各鄉鎮和街道共落實核心區16個40281畝,實現了875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300元至500元。此外,明水縣注重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延伸了農產品產業鏈。引進益農實業等五家企業建設年貯藏能力20萬噸的集果蔬種植、加工冷藏於一體的冷鏈倉儲項目,以及壹豐公司新上了青仁烏豆油加工項目,推進日月同源公司黑木耳大棚項目和七大菇食用菌公司海鮮菇項目,完善了小包裝、精加工、冷鏈物流等產業鏈要素,全縣農產品加工能力達到35萬噸。為庭院經濟產業鏈條延伸注入活力,提供支持和保障。

  電商扶貧經濟和思想『雙脫貧』

  發展農村電商,不但要搭建網絡平臺,更要健全物流網絡。在明水縣興仁鎮石仁村,開網店的脫貧戶於秀偉將電商做得紅紅火火。幾年來,他從銷售自家小園的農產品到為村民代銷『小園菜』,從貧困戶變身脫貧戶,還帶動了更多村民參與到農村電商中來。於秀偉對記者說,快遞和物流走進縣城,走進鄉鎮和村屯,這是他在最初做農村淘寶時不敢想的事,電商企業與貧困村村淘服務站對接,打通了縣城至村屯物流的『最後一公裡』,農村電商也突破了越來越多的制約。『我是電商扶貧的受益者,更要讓這種模式惠及鄉親。』於秀偉對於電商扶貧充滿期待。

  明水縣永興鎮永興村村淘服務站合伙人李丹丹的『站點』生意也很火。她說,最大的感觸就是農村的物流網絡越來越健全了,纔讓農村電商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電商扶貧讓貧困鄉村的創業者不離地不離鄉實現創業夢,讓貧困人群守家在地搭上脫貧快車。通過開展電商扶貧,不但激發了貧困人群的內生動力,更培養了他們看市場拓眼界的『眼力』。電商扶貧帶給貧困鄉村的不但是行動上的大闊步,更是思想上的大變革。電商扶貧,讓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裡的近在咫尺,而線上線下的『脫貧故事』更有借鑒意義和示范效應。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