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2日訊(王安政 記者 包海多)4月11日,家住牡丹江市西安區朝鮮一區的居民金大娘來到牡丹江市西安公安分局共和社區警務隊辦理戶口業務,金大娘剛一開口,負責朝鮮語服務的楊警官便走上來與她交流。在辦理業務時,楊警官為金大娘和戶籍民警當『現場翻譯』,有了這位『雙語』翻譯,不到15分鍾,金大娘的事就辦完了,金大娘對民警熱情的服務和流利的翻譯豎起了大拇指。

牡丹江市西安公安分局轄區總人口17萬,其中朝鮮族人口有1.65萬,佔總人口的9.7%,是牡丹江市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地。大多數朝鮮族青年近幾年到國外打工,轄區呈現出留守老人和兒童較多的地域特點。這些留守老人和兒童受語言教育的影響,存在普通話不標准,甚至不會說普通話的情況。如何對這部分居民更好地服務成了牡丹江市西安公安分局民警們的『心頭大事』。
『四零』承諾服務要實現『全覆蓋』,一個小區、一個戶、一個人都不能落下。既然轄區內朝鮮族居民多,那就想辦法在軟硬件設施上實行『點對點』服務。為此,西安公安分局共和社區警務隊率先對轄區居民開展『雙語』服務。在硬件設施上,常見的門牌、標語、提示信息等內容分別標注出普通話和朝鮮語,方便朝鮮族居民識別。在人員配置上,共和社區警務隊專門配備了2名朝鮮族民警,內勤民警主要對辦理戶口業務和前來諮詢、辦事、尋求幫助的居民開展服務,外勤民警主要在入戶走訪、辦理案件等方面提供朝鮮語服務,當好現場的『翻譯人員』。

負責朝鮮語服務的內勤楊警官在工作時拾到一本韓國護照,由於熟知朝鮮語,楊警官很快根據護照上的信息查找到失主,並將護照交還給他。失主金先生用朝鮮語說了很多感謝的話。
負責朝鮮語服務的外勤民警高警官曾接到轄區居民求助,76歲的韓國籍黃先生不會說漢語,忘記了銀行卡密碼,去銀行辦理業務時,銀行工作人員因其為外籍人員,也沒有居住證明,無法為其辦理變更密碼業務。高警官在核實情況後,及時為其開具了居住證明,黃先生在辦理完業務後,專門到共和社區警務隊向高警官表示感謝,並說道:『以後我有不懂的就找你了!』。高警官流利地用朝鮮語對他說『沒問題,找我就對了!』。
自開展『雙語』服務以來,西安公安分局共和社區警務隊已服務朝鮮族居民765人次,為183人辦理了落戶,為71人辦理了戶口遷移手續。現在,轄區內的朝鮮族居民已經成為了共和社區警務隊裡的『常客』,大家都喜歡來到警務隊與兩位開展『雙語』服務的民警談心事、話家常,他們成為了轄區朝鮮族居民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