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2日訊(李華虹 楊帆 記者 楊金光)4月12日8時30分,哈醫大二院血液內科采集室中,經過4個小時的努力,醫生們成功采集到了180ml的造血乾細胞混合液,這些救命的乾細胞將搭乘最近一班飛機,由專人送往溫州,注入到一名四歲的地中海貧血癥患兒的血管中。這名捐獻者是來自黑龍江的25歲的90後特警馮昊。至此,哈醫大二院血液內科成功完成了我國第7224例,我省第103例非血緣造血乾細胞采集手術。

志願獻血上傳信息 冰城特警感受幾萬分之一的緣分
馮昊是哈爾濱市南崗公安分局特警中隊的一名特警,1993年出生的他高大帥氣,充滿陽光。2015年6月,他在無償獻血後簽署了造血乾細胞捐獻同意書,成為了中華骨髓庫造血乾細胞捐獻志願者。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時隔一年,自己真的接到了中華骨髓庫的通知,他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當被問到是否願意捐獻時,他爽快地答應了。
樂觀開朗的馮昊是在2015年從蘭州某軍區轉業回到哈爾濱的,從小就是個充滿正義感和特別愛幫助別人的男孩。得知自己能夠幫助到一個幾乎絕望的家庭,他既激動又緊張。按照醫生的安排,進行了數次體檢及化驗,並提前5天住進了哈醫大二院血液內科,積極進行捐獻前的准備。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3天說服父母
馮昊的父母非常了解他,兒子能夠做出這樣的舉動,二老一點也不意外,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反對,更何況他事先並沒有和父母商量。母親穆立花表示,兒子平時工作量很大,怕捐獻對今後身體產生影響。為了打消父母的顧慮,馮昊查專業的醫學資料,詳細地和他們解釋,造血乾細胞捐獻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還用了很多捐獻者具體事例進行說明,可父母始終沒有『松口』。
連續做了3天工作,最後他搬出了自己的外甥。馮昊有一個和患兒年齡相仿的外甥,他和父母說:『那個患兒和小外甥一樣大,現在好不容易配型成功。你們就當我救的是自己家的孩子吧!』二老被他的真情實意打動,終於同意了。

循環采集10000ml血液超有愛特警自稱『昊爸爸』
『你好,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敢肯定,你一定非常可愛……昊爸爸可能沒有機會見證你的成長,但我會一直關注你的健康……孩子加油!』采集開始之前,馮昊為小患兒寫了一張卡片,稱自己是『昊爸爸』,鼓勵孩子戰勝病魔,早日康復。馮昊告訴記者,可能是因為太激動了,當針頭紮進血管時,他幾乎沒有感到疼痛。
據哈醫大二院血液內科副主任李曉雲介紹,此次采集是從右臂輸出血液到分離機,經過乾細胞提取後,再由左臂將血液輸送回體內,整個循環采集過程需要4個小時,循環總量達10000ml,共采集乾細胞混合液180ml。采集結束後,醫生將對乾細胞混合液做特殊處理,隨即由專人搭乘航班送往浙江省患兒所在醫院進行乾細胞移植。李曉雲教授表示,目前,造血乾細胞移植技術已非常成熟,同時,此次移植的供體和受體血型與性別都相同,而且供體的年齡、身體條件和配型情況都很好,所以治療效果是非常樂觀的。

新聞鏈接:造血乾細胞到底能乾啥?
『我們都知道血液裡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成分,造血乾細胞就是它們的「媽媽」。』李曉雲教授解釋到,造血乾細胞是所有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功能。造血乾細胞移植是目前唯一能夠治愈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方法。通過放、化療預處理加上異體造血乾細胞植入,替代患病的造血組織,可以使白血病得到徹底治愈。異體造血細胞植入所產生的移植物抗腫瘤效應具有強大而持久的腫瘤殺傷作用,因此適用於那些放化療、自體造血乾細胞移植等措施難以治愈的血液病。
造血乾細胞的采集方式
關於造血乾細胞捐獻,采集方式有三種,骨髓采集、骨髓+外周血采集和外周血采集。目前,應用最多的方式是從外周血中采集造血乾細胞,先使用動員劑將骨髓中的造血乾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然後再從捐獻者手臂靜脈采集全血,通過血液細胞分離技術提取造血乾細胞,最後再將其它血液成份回輸到捐獻者體內。在整個捐獻過程中,根據個體差異,一部分人會感到輕微的骨痛,對身體沒有傷害。捐獻結束後,只要注意休息即可,沒有必要進行特別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