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8日訊(記者 楊帆) 『從無償獻血到骨髓捐獻志願者,從高分配型通過到體檢合格,有點小緊張,有點小興奮,亦有點小期待,今天第一次動員,孩子!我准備好了,希望我的付出換你健康成長。』這是我省骨髓捐獻志願者、省殘聯直屬康復醫院檢驗科醫生王治山今天上午發的一條朋友圈。今天,他在哈爾濱市血液研究所進行『血液乾細胞動員治療』,他的捐獻將幫助重慶的一名患兒重獲健康。

王治山在進行『血液乾細胞動員』,為捐獻骨髓乾細胞做准備。
早在二十多年前,王治山就自願申請加入了中國造血乾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又稱『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光榮的骨髓捐獻志願者。『我已經記不清具體的時間了,光是骨髓庫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確認捐獻是否有效也不知多少次了,每一次我都堅定的回答有效。直到上個月,中華骨髓庫通知我進行血液高分配型檢查,我的骨髓將可能挽留一個孩子的生命,接到電話那一刻我特別激動。』王治山說。
在檢查那幾天,王治山有點感冒,有一項指標並不理想,他說:『我在骨髓庫二十多年,纔等到這一百萬分之一的機會,也是一次緣分,我不想錯過。』或許是他的誠意、信念,沒過幾日感冒好了各項指標也均合格。1月,血液配型結果相合,骨髓庫通知王治山於1月18日到哈爾濱市血液研究所開始進行為期4天的『血液乾細胞動員』治療,每日兩次注射動員劑,將骨髓血中的造血乾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22日開始進行乾細胞采集。
王治山說,作為省殘聯直屬康復醫院檢驗科的醫生,血液方面的知識我是專業的,骨髓捐獻的知識我也進行過大量的了解,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捐獻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多大的傷害,我也和上周進行捐獻的一名牡丹江志願者進行了交流,他的狀態也特別好。『中國曾經發生過白血病大學生吳志輝在已經進入移植倉接受大劑量化療,即將接受移植手術的關鍵時刻,兩名捐獻者都臨陣反悔退出捐獻的事件。我同意捐贈是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慎重決定,並且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能夠用自己的血液救助一名患兒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