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訊 『張鼎鼎』牌黏豆包是依安縣中心鎮豐收村在精准扶貧工作中扶持發展起來的特色產品。在產品創建之初,豐收村通過嚴把質量關,運用傳統黏豆包制作工藝,增加地域文化特色,運用多種銷售手段,黏豆包已遠銷江蘇南京、山東青島、新疆石河子等地。
合作社副理事長張雲峰告訴記者,在短暫的春節前1個月時間,黏豆包銷售近16000斤,而且供不應求,這也堅定了他要在2018年大乾一場的信心。他准備擴大黏豆包生產規模,帶動更多農戶致富。
建協會闖市場。著手重新成立中心鎮黏豆包生產專業技術協會,由黏豆包企業提名選出『龍頭』企業負責人當選會長,制訂相應的黏豆包生產標准,並對內部重新『洗牌』,對外形成合力闖市場。
建廠房擴規模。具備施工條件後,將小廠房進行擴建。按照衛生無菌要求,總投資75.6萬元,建設佔地面積300平方米,設有原料庫、磨面車間、手工包制間、蒸制間、冷凍間和成品庫,並完全按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對廠房進行貼磚、保暖、地面鋪裝和污水處理。
購設備提品質。計劃新購置制作黏豆包壓力式鍋爐、真空包裝機、和面機、攪餡機、蒸箱、運輸車輛等設備,進一步提昇產品的品質。
創新營銷模式。采取1+1﹥2生產模式,計劃種植原料黍子面積500畝,全程不使用農藥使用農家肥。初步形成『加工廠+基地+農戶』的格局,起到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也促進整個中心鎮『一村一品』發展形成。中心鎮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發新品,開拓銷售渠道和銷售區域,走出依安,面向全國,創建並樹立『中國黏豆包生產民俗村』遠大願景,讓『張鼎鼎黏豆包』真正在東北特色食品上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