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記者 王亮 編輯 王艷)18日,記者從齊齊哈爾市外宣辦獲悉,齊齊哈爾市『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全面鋪開,初步實現『種養儲+運銷』全鏈條發展。

飛鶴等畜牧加工企業在齊齊哈爾市布局。
據了解,齊齊哈爾市不斷放大資源優勢,把『兩頭』做強。全市加快推進生態標准化農田建設,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綠色有機食品基地面積穩定在1400萬畝以上,並推進飛鶴、元盛、恆陽等畜牧加工企業在全市布局,在建百萬頭生豬養殖基地5個,未來三年生豬飼養量將達到千萬頭規模,畜牧業將消納糧食300萬噸。
同時,齊齊哈爾市大力推進加工轉化,把『兩尾』做壯。搶抓糧食價補分離改革機遇,上了一批大型農產品加工項目。玉米加工方面,已有的龍江中糧和依安鵬程,新引進的山東阜豐、四川鴻展、黑龍江東玉、龍江中糧二期,已簽約的益海嘉裡,總加工能力將超過800萬噸,加之畜牧養殖消耗,玉米將全部就地消化。大豆加工方面,即將開工的益海嘉裡30萬噸、訥河福興糧油10萬噸等項目,包括已有的克東禹王、訥河笙得利等項目,將消耗大豆近80萬噸,佔全市地產大豆的65.5%。水稻加工方面,六水香、和美泰富、清龍米業、雙河米業各30萬噸均已投產,在建甘南金身米業30萬噸,大型企業加工量將超過水稻總量的50%。馬鈴薯加工方面,建設了中荷產業園等項目,初步形成了集種薯繁育、商品薯種植加工、鮮食薯主食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條發展格局。截至9月末,在建食品產業項目117個,同比增加75個;總投資297.2億元,已完成投資8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倍和2倍。食品工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達到50.5%,主要農作物基本完成了就地加工的產業布局。
據悉,2018年『早春走龍江』集中采訪報道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第一路於4月16日出發,赴大慶、齊齊哈爾、哈爾濱采訪,全程約5天,主要聚焦各市地工業運行和項目開工、作風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備春耕和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