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城市基層黨建綜述 激活城市發展『紅色動能』
2018-04-20 07:14: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秦明明 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上下一般粗』『社區工作與黨建兩層皮』『社區人少活多待遇低』……為破解城市基層黨建中的這些難題,我省堅持從實際出發,在尋求差異化路徑、互聯互動、兜底保障等實踐中,蹚出一條符合龍江發展實際的城市基層黨建新路。

  立足城市文化探索差異化路徑

  打破『一鍋煮』,不搞『上下一般粗』。我省在整體謀劃城市基層黨建布局時,按照『因城制宜、分類推進、各有側重』的原則,將13個市(地)劃分為省會城市、資源型城市、沿邊開放城市等6種類型,差異化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為強化城市基層黨組織力量和效能,哈爾濱市將著力點放在以黨建強化區域統籌功能上,打破『門戶壁壘』,將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哈爾濱市的各街道社區聯合轄區內密集的樓宇、駐區單位,構建了街道黨建工作聯合體,將行政資源、商業資源、社會資源組成『一盤棋』,以此確立了城市大黨建的基本格局。

  與『綜合型大城市』的基層黨建定位不同,大慶、雙鴨山、伊春等資源型城市分別因油、煤、林而興,既存在國有企業自成體系的特殊問題,又有當下資源型城市轉型迫在眉睫的困難考驗。

  『近年來煤炭企業受大環境影響,生存面臨困難,我們必須把城市基層黨建力量用在服務民生的「刀刃」上。』在雙鴨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馬新看來,資源型城市的基層黨建工作重點是如何在改革攻堅階段做好民生保障。

  按照省委組織部的部署,各資源型城市立足實際充分調動城市基層各方力量,從平安法治聯創、民生保障聯幫、就業創業聯扶等多個民生維度精准發力。雞西、雙鴨山、七臺河、鶴崗4個煤城,地方黨組織幫助安置近10萬名企業職工,在街道社區層面積極協調勞動、民政等駐區單位,做好技能培訓、救助幫扶等工作,織牢了社會服務保障的『兜底網』,夯實了城市社會穩定的『堡壘』。

  此外,諸如黑河、綏芬河等沿邊城市,立足對外交流窗口的實際,強化旅游、通商等方面的服務,合力打造『沿邊通道黨建走廊』。

  突出互聯互動構建一體化格局

  我省在城市黨建縱向機制搭建上,突出互聯互動,健全市、區、街道、社區聯動體系,各層級同頻共振、各方面同向發力、各領域同心融合,有效形成黨建一體化格局,打破了各自為戰、封閉運行的局面。

  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六順街道黨工委書記楊秀英看來,互聯互動機制無疑是促進城市基層黨建融合的一個有效路徑。六順街道轄區內經濟樓宇多,為增強黨建凝聚力,楊秀英依托社區資源組織打造了『白領驛站』『健身驛站』等5個『共享』陣地,為企業黨員提供學習、休閑的場所。2017年4月,轄區內的青島啤酒哈爾濱分公司黨支部要辦乒乓球賽,楊秀英得知後便主動為其提供場地。當年7月,街道黨工委還同該公司黨支部聯合舉辦了紅歌聯誼會,黨員之間的感情進一步加深。9月初,聽說香坊區開展環境整治活動,該公司黨支部組織委員牟春艷主動給楊秀英打來電話:『還需要人不?我們報名!』第二天,該公司的40多名黨員、職工便集體加入到環境整治的隊伍中。

  此外,我省還在黨建工作基礎薄弱的新興領域持續發力。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非公有制企業53302個,已建立黨組織企業39897個,黨組織組建率74.9%;社會組織10344個,已建立黨組織的社會組織8317個,黨組織組建率達到80.4%,新興領域的黨建覆蓋水平逐步提高。

  靶向施策調動社區工作者積極性

  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關鍵在人。為留住和吸引優秀人纔到社區工作,針對社區事務『行政化』、收入『邊緣化』、社區工作者發展空間小等現實問題,2017年9月,我省出臺的《關於加強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按當地最低工資的2.5倍左右標准設定社區工作者補貼,按規定落實好社區工作者享有的社會保險等各項福利待遇,有效解決薪酬待遇偏低問題。

  省委組織部組織二處處長鍾兆斌介紹說:『設定具有彈性的補貼標准,主要是考慮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差異,防止由於補貼標准「一刀切」,造成部分地區因財力有限無法兌現,影響社區工作者積極性。』

  作為安達市安虹街道團結社區黨總支書記,王美玲在社區已工作了10多年,她承擔的工作任務大大小小有50多項。如今,結合當地實際,王美玲的工資提高了,而她承擔的事項則減少為22項。繁瑣的事項減少了,待遇提高了,這讓她乾勁十足。

  而對於哈爾濱市先鋒街道長江社區黨委書記劉陽而言,讓她感到興奮的不只是『加薪』這一項,還有未來職業上昇空間的提昇——為打破社區工作者晉昇的『天花板』,我省還將進一步加大從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招錄(招聘)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力度,連續任職滿兩屆、表現優秀的社區黨組織書記將有機會被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正是通過這一系列因地制宜、上下聯動、激勵人心的探索,我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昇,點燃的『紅色引擎』為服務全省城市發展注入了一股『紅色動能』。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