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23日訊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22日,生活報記者走訪了哈市多所高校的圖書館,尋找隱藏在大學校園中的讀書達人。在搜尋中,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級高分子材料與科學專業的王亞寧同學脫穎而出,他以一年閱讀387本書籍的『戰績』遙遙領先,成為今年哈市大學生中的『讀書達人』。然而在采訪中,王亞寧告訴記者,高中以前的他一點也不愛讀書,是個徹頭徹尾的網癮少年,如今能變成『書蟲』,多虧了勵志書籍的幫忙。
曾是不愛讀書的網癮少年 一篇勵志文章幫他戒除網癮
生活報記者從東北林業大學圖書館的書籍借閱量大數據中看到,去年一年王亞寧在圖書館借閱了387本書籍,這些書中有相關的專業書、小說、科普書籍、英語書,但更多的還是勵志書籍。
說起自己愛看勵志書籍的理由,93年出生的王亞寧對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高中以前,我一點也不愛看書,整日沈溺於網絡小說和手機游戲,放學後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而是約小伙伴玩游戲。因為不認真學習,我的成績也不好,老師們對我也是放任自流不聞不問。
直到有一天,物理老師一反常態,上課開始提問我,還主動詢問我作業完成情況。對這份關懷,當時的我不僅不領情,還十分厭煩。無奈之下,物理老師道出了突然開始監督我學習到實情。老師說他本來也不想管我,是我爸爸求著他幫助我、不要放棄我。我記得當時物理老師說「你摸著良心想想,你不端正學習態度,對得起誰?」老師這一席話,讓我徹底震驚了。』王亞寧說:『現在有很多人一提起心靈雞湯,就反感認為都是騙人的,可對當時的我來說,卻是如獲至寶。
《讀者文摘》的一篇心靈雞湯為我帶來了改變人生的勇氣。那是個非常勵志的故事,主人公曾經是街頭混混,為了改變自己,將所有能想到的自身缺點都羅列在記事本上,每改掉一個毛病,就劃掉本子上相應的缺點,直到二十年後,當年的小流氓成為了不起的大人物。這個雞湯告訴我,每天只要進步一點點,我也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至此之後,王亞寧開始勤奮讀書,最終考入了理想的大學和專業。
如今除了上課其他時間都泡在圖書館 最迷科普書和勵志書
走進大學後,王亞寧來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也接觸到更優秀的同齡人。『跟優秀的同學比起來,我學習基礎不牢固,入學後的第一次考試,我差點墊底。』為了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王亞寧嘗試有效規劃時間,他的手機不再安裝游戲,堅持每天學習一小時英語,除了偶爾跟同學一起運動,餘下的時間全部用來讀書。
『學校圖書館有200多萬冊的紙質書籍和100多萬冊電子書,為了提昇短板學科的成績,我先從專業書讀起,成績提高了以後,我纔開始看自己感興趣的書。』王亞寧說:『小說我都是泛讀,專業書只讀不會的章節,但科普書和勵志書,我會認真從頭看到尾。』王亞寧還喜歡看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他在閱讀時會結合作者身處的歷史背景,分析文章的意義。
『現在的我,除了上課,其他時間都泡在圖書館,晚上臨睡前也要讀幾頁書。』王亞寧表示,上大三的他正積極備戰考研,讀書時間暫時被壓縮,但他不會放棄讀書的習慣,只要有閑暇,一定會捧起書本,他說:『讀書的意義在於能讓一個人走向優秀,所以在讀書這件事上,我會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