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相約一場航天『嘉年華』 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現場掃描
2018-04-25 10:12: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晴 王巍 焦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25日訊 『東方紅,太陽昇……』尋聲而望,一顆碩大的衛星模型映入眼簾。作為中華民族進軍太空裡程碑式的標識物,用東方紅一號衛星為2018年『中國航天日』科普展『開場』顯得再合適不過了。

  4月24日,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國內外航天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活動通過主旨報告、專業論壇、青年活動和科普宣傳等多種形式,共同探討航天強國建設思路。其中,航天日科普展尤為引人注目,展廳內人潮湧動,很多展位前都站滿了參觀體驗者。

  哈爾濱工業大學展廳。

  走進『天宮二號』切換太空視角

  『天啊!原來天宮二號是這樣完成對接的,看上去令人驚心動魄,太空可真奇妙!』上午活動剛剛開始,設在哈工大的展廳前就排滿了前來體驗的市民和學生。這裡擺放著按照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1:1制作的飛船模型,只要體驗者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戴上VR眼鏡就可以切換到『太空視角』,身臨其境地體驗飛船對接的全過程。

  『孩子一直特別喜歡航天知識,平時也經常看這方面的書籍,聽說今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哈爾濱舉行,還有難得一見的航天科普展,就帶他來了。能有一次這樣的親身體驗真的是比看多少本書都過癮。』剛剛同兒子一起在模擬艙體驗了『天宮二號』對接過程的哈爾濱市民江女士說。

  來到展廳,頭頂是一片『浩瀚星海』,一輪明月當空高懸。跨過『時空之門』,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航天員艙內服、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火箭發射殘骸、嫦娥三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等一大批珍貴展品讓記者『眼花繚亂』。

  在科普展區,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參觀『火箭家族』。

  很多參觀者被神舟十號返回艙吸引了,『原來能容納三位航天員的返回艙纔這麼大啊!返回艙下落時的速度是多少呢?』大家圍在返回艙前拍照討論。帶孩子趕來參觀的王女士說,孩子這麼小就有機會看到航天英雄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乘坐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返回艙實物,在孩子的成長中是值得記錄的一件大事。

  在返回艙後面是一個巨大的紅白條相間降落傘,是神舟九號降落時的備用傘。傘前展出的是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交匯對接時宇航員穿的艙內宇航服。宇航服如同一名宇航員端坐,讓記者仿佛瞬間穿越了星辰大海。幾名學生圍在航空服前仔細觀察著,這幾名學生是從大慶特意趕到航展現場的。李戈說:『我明年就要參加高考了,之前就對航天比較感興趣,這次「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設在哈爾濱,作為龍江人真的很自豪!這次參觀科普展更加堅定了我報考航空航天專業的決心。』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黑龍江與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