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黑龍江省平昌冬奧、冬殘奧優秀事跡(七)孔凡鈺:彩虹之夢
2018-04-26 15:0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安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6日訊(記者 安澤)痛是成長的階梯。孔凡鈺還記得15名從平昌冬奧會歸來的教練、運動員,在春晚共同演唱的《真心英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2月16日,最後一跳出現失誤的情況下,首次站上冬奧賽場的孔凡鈺在意外不斷的平昌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獎牌爭奪中摘得銅牌。24歲的她賽後說,要給自己點個贊。

孔凡鈺。

  少小離家體味思鄉苦

  孔凡鈺自小體弱多病,6歲時,家鄉鞍山的一個老教練推薦她到鞍山體校練體操,8歲進入遼寧省體校。9歲時,到哈爾濱開始從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訓練。

  孔凡鈺改練滑雪的過程說來有趣。2002年9月,遼寧省第九屆運動會上,孔凡鈺所在的遼寧體校獲得團體體操亞軍。當時正趕上黑龍江省體校上自由滑雪項目,周冉教練去遼寧選苗子,現場相中了孔凡鈺,於是便和孔凡鈺父母溝通要調她到黑龍江練滑雪。對滑雪一無所知的孔凡鈺問老爸啥是滑雪,老爸操著遼寧腔逗她:『就是打滑出溜唄。』孔凡鈺大大咧咧地說:『行,滑就滑。』就這樣,9歲的孔凡鈺隨教練周冉來到黑龍江省體校。

  最初的日子很難捱。訓練很枯燥,每天跑步。訓練也很苦,摔傷是經常事,每天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最難捱的是想家,白天孔凡鈺和隊友一起瘋,時間過得特別快,晚上夜幕降臨,全隊就孔凡鈺一個小女孩,自己住一個屋。孔凡鈺第一次離家,受傷時心裡格外想爸爸媽媽,那時也沒手機,訓練的時候都在山上,打電話和寫信都是一種奢求。沒辦法,想家的時候只能一個人偷偷地哭,這樣的情況延續了一年多纔轉好。

  十年磨練換來一朝甜

  孔凡鈺的經歷比較簡單,她滑了十年,滑了上萬公裡,終於在2011年滑進了國家隊。孔凡鈺相信那句話:臺上十分鍾,臺下十年功。每個人都沒有輕易的成功。

  2012年,在孔凡鈺進入國家隊的第二年,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在莫斯科舉行,強手如林。因為第一次參加世界杯,孔凡鈺自己當時還是小隊員,初生牛犢不怕虎,心態特別放松,比賽發揮得非常好。孔凡鈺拿下了人生的第一個世界杯冠軍。2018年3月29日,孔凡鈺又在2018冬奧會中國運動員傳播力影響榜上位列第19名。

  孔凡鈺特別感謝她的教練。他帶給孔凡鈺最大的影響就是,凡是認准的事情要堅持到底。有一次,孔凡鈺受傷以及軟骨磨損、關節囊水腫,一度使訓練停滯不前。孔凡鈺幾乎被判了『死刑』。

  是教練默默的堅持和鼓勵給了她動力。他告訴孔凡鈺,永不言敗是奧林匹克的精神和體育的真諦,只要堅持每天做好康復訓練,只要不放棄夢想,夢想就不會放棄自己!

  傷病半年後,孔凡鈺奇跡般地出現在夏季訓練場,並在2017年11月開始跟隨隊伍進行雪上訓練。在2018年初帶著受傷的膝關節踏上她的第一次奧運會之旅,在平昌冬奧會決賽場上拿到一枚寶貴的銅牌。

  生活有淚水汗水還有血水

  2017年1月10日,是孔凡鈺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日子。在遼寧沈陽白清寨滑雪場,孔凡鈺訓練出現意外,導致內側副韌帶和後交叉韌帶不完全斷裂。孔凡鈺住進醫院,由於距離韓國平昌冬奧會時間很近,就改為保守治療。孔凡鈺的腿被用固定器牢牢地控制著,不能回彎,在床上一躺就是8周。8周之後拆下固定器,她的腿連90°的回彎都無法完成,骨骼和肌肉已經連在一起,要通過壓角度來把它們撕扯開。那種撕扯簡直是撕心裂肺的疼痛!

  為了奧運夢想,孔凡鈺只臥床修養八周,就投入到康復訓練中。2017年4月歸隊,開始專項基礎性恢復訓練。

  痛是成長的階梯,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弱它就強。孔凡鈺還記得15名從平昌冬奧會歸來的教練、運動員,在春晚共同演唱的《真心英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兒行千裡母擔懮

  2018年2月16號晚上,孔凡鈺的父母在老家鞍山看平昌冬奧會直播,他倆比爭金奪銀的運動員更忙活——拿筆記錄,給參賽者算分,看接下來剩幾個人上場,有幾個人能進決賽。孔凡鈺的父親緊張得手心裡都是汗。當看到孔凡鈺進決賽,兩人高興地從床上蹦起來。那晚,孔凡鈺父母的手機被親朋好友的慶賀電話打爆了。夜裡兩點多,纔得空和父母說上話。拿了平昌冬奧會比賽銅牌回家,父親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四年後的北京冬奧會,對孔凡鈺來說是個機會,因為傷病從三周臺轉為兩周臺的孔凡鈺並不甘心,兩周臺就等於基本放棄了爭冠的可能,她希望自己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夠再次站上三周臺,這也許就是未來四年,她努力的方向。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