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5月1日訊 西八裡鎮是松花江乾流進入肇東市境內流經的第一個鄉鎮。相傳『西八裡』的名字緣自1000年前的八裡城,當年這裡水陸交通便利、河套土地肥沃,考古專家認為八裡城曾是金、元兩代的肇州城。如今,西八裡鎮仍舊享受著母親河松花江的滋養,現代水利設施的建設,更為這裡的農業生產增添了旱可灌、澇能排的新功能。
4月24日,記者在西八裡鎮銀河灌區采訪時看到,灌區的提水口已經開始了今春的提水泡田工作。西八裡鎮黨委書記何延峰告訴記者,雖說西八裡鎮因水而有卻也飽受水患困擾。這裡地勢低窪,每到汛期,附近幾個鄉鎮的客水,全都要匯集到西八裡鎮後再排到松花江。如果上游連續降雨,匯集來的客水就會使西八裡鎮的排水壓力劇增,極易發生內澇。根據我省統一規劃,去年西八裡鎮新建了既能灌又能排的銀河排灌站和七道海、太平山兩個強排站。原來西八裡鎮只有一個提水站,每到泡田期,需要大約10天左右纔能完成泡田。新的提灌站和配套渠系建成後,只需要不到一周時間,全鎮該泡的地就全都能泡好了,泡田的水也能及時排走。

在七道海強排站記者看到,這裡正在進行強排站配套工程建設。何延峰說:『這三個強排站去年投入使用後當年就發揮了作用。去年夏天附近地區連降暴雨,三個強排站滿負荷運轉,確保了西八裡鎮不發生內澇。新的排灌站建成後,不管四面八方的客水有多少,都可以做到不存、不留,直接排走,解除了內澇威脅。』
『松花江乾流在西八裡鎮長度為19.1公裡,我們這裡沿江沒有工礦企業、沒有畜禽養殖、沒有砂場,村民多數都外出打工了,河長制工作最需要關注的是農村綜合衛生環境對松花江的影響。』何延峰說,『從今年起,針對農村的污水、糞便、生活垃圾,將開展綜合治理。今天上午,鎮裡剛剛開了大會,我們計劃,每個大村拿出一個小屯作為試點,先集中進行整治和清理,將屯內的垃圾、污水、糞便等集中收集,再建幾個水衝式廁所,讓這些試點屯先來個舊貌換新顏。』本報記者陳寶林攝
楊廷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