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日訊(記者包海多)『過去補辦身份證,我得來回跑兩百多公裡,不方便又耽誤事。現在異地辦理,我只要上最近的辦證點就能連補帶取身份證,再也不跑冤枉路了。』前來漠河縣公安局補辦身份證的孫先生說。

以人民為中心 解決百姓難題
『2017年7月1日,公安部在全國全面實施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三項制度」,可這項利民的好事,在我們這卻因為特殊情況難以落地。』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公安局戶政支隊支隊長劉佔林說道。
原來,大興安嶺地區雖然有三縣、四區和五個林業局,但因歷史上政企合一體制的緣故,在公安機關人口信息管理系統中,大興安嶺地區辦理證件的簽發區劃只有四個,五個林業局的簽發區劃被整合在加格達奇區、呼瑪縣、漠河縣和塔河縣內,而在這四個簽發區劃中,多個林業局與所屬縣區之間位置遙遠,交通不便。這裡的居民辦理身份證等證件業務時,雖然戶籍所在地距離自己很遠,卻不能算是『異地』,只能無奈地來回跑上幾百公裡辦理。

讓數據多跑路 讓群眾少跑腿
同一簽發區劃內能不能就近辦理?辦證權限能不能進一步下放?為解決困擾群眾這一難題,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公安局戶政部門對『全城通辦』這一課題進行了可行性研究。經過論證後得出結論:只要向上級公安機關戶政部門申請政策傾斜及技術支持,加大對全區戶政民警的業務培訓,把權限梳理好,把數據對接好,把平臺維護好,大興安嶺地區完全可以成為全省政企合一體制下首家開通的『全城通辦』戶政服務平臺。
2018年3月,這項業務如期落地,並在落地的第二天就為轄區居民辦理了身份證補辦業務。『全城通辦』,實現了大興安嶺地區居民在全區范圍內任意身份證受理點均可辦理居民身份證丟失、損壞等情況的補領、換領業務。不僅如此,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公安局戶政支隊還主動對辦結證件進行二次分撿,讓群眾不必回到戶籍所在地領取,實現了哪裡辦證哪裡取證。『全城通辦』業務惠及轄區20萬居民,讓群眾可以在最近距離辦理戶籍業務,從此再也不跑冤枉路。
據統計,大興安嶺地區居民每年辦理居民身份證丟失、損壞等情況的補領、換領業務約3000餘件。通過『全城通辦』業務,一年可累計為百姓節約交通費、誤工費等辦證成本6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