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今年大慶市將完成『兩區』面積八百餘萬畝
2018-05-11 10:39:00 來源:大慶網  作者:徐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1日訊 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簡稱『兩區』),是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施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舉措。日前,我市結合實際,制定並印發了《大慶市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方案》(以下簡稱《方案》)。2018年,全市計劃完成『兩區』地塊劃定面積819.49萬畝,其中,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610.66萬畝(包括玉米面積457.29萬畝、水稻面積153.37萬畝)、重要農產品保護區面積即大豆面積208.83萬畝。

  據了解,此《方案》我市根據國家、省相關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快全市農業發展,優化農業生產布局,聚焦主要品種和優勢產區,明確區域農業功能定位,實行精准化管理,科學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提高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而制定的。

  《方案》明確了『兩區』劃定標准: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即可:水土資源條件較好,在平原地區質量較好且相對集中連片,單片耕地面積不低於1000畝的永久基本農田或耕地;坡度在15度以下、質量較好且相對集中連片,單片耕地面積不低於500畝或丘陵地區連片面積不低於50畝的永久基本農田;有水稻、玉米、大豆種植傳統;生態環境良好,未列入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還濕等規劃,土壤無重金屬、污水和垃圾污染。有灌溉水源,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已經或即將建成的生態高產標准農田、具有較大生產潛力的地塊優先劃入『兩區』。『兩區』內耕地全部建檔立冊、上圖入庫,實現信息化、精准化、全環節管理,為『兩區』總體建設工作打好基礎。

  根據《方案》要求,『兩區』劃定的基本原則一要圍繞保核心產能,綜合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等因素,優化農業生產布局,細分農業功能,劃定建設優勢明顯、產能穩固的『兩區』,提高區域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二要圍繞保主產區利益,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妥善利用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搞好相關規劃銜接。三要以永久基本農田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為基礎進行劃定,做到『擇優劃定、應劃盡劃、能劃盡劃,劃足劃實』。四要依法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確定第三方技術單位,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嚴格遵守『兩區』劃定技術規程和數據庫規范,做到有序推進、精准劃定、不返工。

  《方案》還對分解任務進行了細化,根據全市『兩區』劃定總規模,以及各縣、區現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近3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綜合考慮資源條件、發展潛力等情況,確定各縣、區『兩區』具體目標任務。各縣、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將任務目標分解到鄉(鎮),落實到地塊。

  同時,《方案》指出『兩區』的合理確定范圍,要以永久基本農田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為基礎,結合實地情況,參照由明顯標示作用的線狀地物、自然地貌、人工地物界線、行政區域界線以及權屬界線等,確定『兩區』地塊、片塊邊界和『兩區』范圍。劃定的具體地塊要建檔立卡、登記造冊,建立電子地圖和數據庫,統一編號,標明『四至』坐標、面積、灌排工程設施、作物類型、承包經營主體、土地流轉情況等相關信息,依托遙感等先進技術,建立『兩區』電子地圖和管理數據庫,形成全市一張圖。

  《方案》的制定,將為我市依托主體功能區劃和優勢特色農產品布局,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促進種植結構調整,加快推進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全市農業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