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借國際智慧謀龍江方案 來自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的精彩觀點
2018-05-15 10:16: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來玉良 郭俊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借國際智慧謀龍江方案

來自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的精彩觀點

  編者按:

  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12日在上海閉幕,我省代表團收獲滿滿。

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現場。

  第一大收獲就是黑龍江展區獲得廣泛關注。在以『生態龍江』為主基調的我省展區內,諮詢和體驗者絡繹不絕,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

博覽會上,我省舉行旅游產品推介活動。

  另一大收獲就是展會上舉辦的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論壇同樣由國家發改委、中宣部等7部委和上海市政府共同舉辦,論壇上,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負責人、國內外著名企業家和國際著名智庫的專家學者,就如何構建品牌生態、推動品牌增長、維護品牌安全、共創品牌價值,積極分享經驗,建言獻策。參加論壇的我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和企業家大呼過癮,認為這些重量級人物的發言,為我省推動自主品牌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設性意見,並希望媒體將論壇內容予以整理刊發,與更多有志於我省自主品牌建設的志士仁人分享。

  以下便是論壇的精彩內容選編。

  中國中鐵集團董事長 李長進

  中國標准、中國技術得到國際認同,也就提昇了中國品牌

參觀者在我國自主品牌產品前流連忘返。

  『世界一流企業,首先就必須有一流的產品。』中國中鐵集團董事長李長進說。

  中國中鐵的企業精神就是『勇於跨越,追求卓越』。我們的理念就是『乾一項工程,要造一件精品,樹一塊豐碑,佔領一方市場』,『開工必優,一次成優』。必須從一開始就制定創優規劃,這是我們企業幾十年來一直堅持的理念。

我國的地鐵自主品牌體驗區。

  我們現在有三個國家級實驗室:第一個是高速鐵路國家建造實驗室,第二個是橋梁工程建造國家實驗室,第三個是地下工程掘進國家實驗室。我們打造了11個國家級的技術中心、7個國家級的研發平臺。我們企業現在擁有2.2萬名高級工程師、17.4萬名工程技術人員。我們在8個領域可以說是世界領先的: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重載鐵路,電氣化鐵路,再就是跨江跨海大橋,還有強大復雜的隧道,以及鐵路道場和鐵路盾構機掘進技術。

  中國中鐵在90多個國家有重大項目。我認為,我們在國外能有眾多成就,主要是用了中國的方案來解決別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中國標准、中國技術得到了國際認同,那也就提昇了我們中國中鐵的品牌。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企業要有鴻鵠之志,必須解決『走出去,到底是想出口創牌,還是出口創匯』的問題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創品牌,是非常非常艱巨的一件事。

  為了創中國自己的品牌,創中國的世界品牌,從上世紀80年代末海爾開始走向國際市場,到現在將近30年時間。這個過程中,張瑞敏體會最深的就是兩點:一是觀念,二是模式。

我省創新型科技企業拓盟科技公司推出三維可視化輔助診斷系統。

  張瑞敏說,所謂觀念,也可以說是志向。就是你的目的是想出口創牌,還是出口創匯?一般的企業往往都停留在出口創匯上,為什麼?因為國際上有個規律,如果你在國外要創造一個品牌,那至少要虧損8年。因為你創品牌,就必須建立一個網絡和獲得當地用戶對你的信任,這個不是金錢能買到的,必須靠時間,慢慢去讓用戶認識你。經過多年打拼,海爾現在成為國際市場上中國品牌同類產品市場份額最高的企業。相比之下,其他很多同類企業還在做訂牌、代工,因為可以保證利潤、現金流,但這是比較短期的做法,與創品牌是背道而馳的。

  創建品牌進入深水區,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用什麼模式去融合各國不同的文化。我們現在創造了一個『沙拉醬』模式。沙拉裡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蔬菜,這些蔬菜就代表了各國不同的文化,你可以保留,但是沙拉醬是統一的。我們用這個模式以後,很好地解決了文化不相融合的問題。

  Br and Mat t er s諮詢公司董事長Pat r icia McQuil l an女士

  品牌要想更加強大,就需要引入一些非常穩健的管理辦法

  Br and Matt er s諮詢公司董事長Pat r icia McQuil l an女士認為,中國的品牌如果要更加強大,就需要引入一些非常穩健的品牌管理辦法。作為品牌機構來說,我們可以幫助一個政府、城市或者是企業,甚至是中小企業。如果我們受邀的話,會給他們提出五大建議:

  第一是必須要了解你這個品類的消費者到底在想什麼。無論是汽車、筆記本電腦還是手機等,你必須要了解消費者是怎麼想的,這就是所謂『消費者洞察』。這並不是像聽起來這麼容易,特別是在國外,要獲得消費者的洞察,打造戰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第二個最佳方法,就是品牌戰略的建立。建立品牌戰略,可以幫助決策,幫助投資,建立市場傳播。第三是打造一個營銷計劃。你必須制定一個營銷計劃,基於消費者洞察,這是你品牌戰略的一個跳板,從產品的創新到品質的控制,一直到零售分銷戰略、新市場的劃分、媒體投放計劃、創意文案等等。第四是對於營銷計劃的按時、按預算執行。第五是季度評估。你要不停地評估市場份額、銷售、收入,如果你是使用不同的市場營銷工具,也要看一看消費者的參與度,消費者是否買賬,以及品牌的市場知名度。

  這就是一個品牌顧問公司的看法。

  阿裡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 張勇

  先成就客戶再成就自己,這是企業的最大使命

  阿裡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在發言中說,阿裡巴巴沒有自己的消費品品牌,但他們的使命就是不斷成就在平臺上發展、誕生一代又一代的消費品品牌。

  過去19年,阿裡巴巴曾經幫助新一代完全基於互聯網進行創業的、原來不是品牌的消費品生產者,創造了他們自己的品牌。10年以前,曾經廣泛流行『淘品牌』的說法,這個『品牌』就是指完全在互聯網上產生的一代新的消費品品牌。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希望能成就他人的品牌,最終成就自己。某種意義上說,阿裡巴巴品牌跟所有的客戶、賣家、品牌商、零售商,整個命運是連在一起的,沒有他們,就沒有阿裡巴巴,沒有他們就沒有客戶的信賴。

  『今天,阿裡巴巴作為數字經濟時代誕生的一個中國品牌,一方面我們自己在走向世界,業務不斷在向全球各個范圍拓展,同時我們也希望帶著更多中國有志於拓展全球市場的品牌,共同走向世界。』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海茲曼

  創新,無論對品牌建設,還是對成本效益來說,都很有意義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海茲曼認為,中國的汽車市場充滿了活力,整個汽車行業充滿了變化。未來,客戶需要更有效、更智能、更舒適、更安全的產品,他們渴望更好的解決方案。在開發新車型、新品牌的時候,特別要考慮到未來的需求。明天的轎車更電氣化、更自動化、更互聯化,還有移動出行、移動服務、智能城市的概念,等等,所有這些東西,都必須加以考慮。對大眾來說,我們怎麼響應快速變化的趨勢,成為一個更靈活、有效以及跟客戶聯系更加緊密的企業,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一直說『客戶為先、以人為本』。對我們所有品牌來說,這一點都是最關鍵的考慮因素,所有品牌都必須提供很好的選擇。對不同的目標客戶,我們必須提供最佳的選擇,我們有不同的品牌。

  大眾之下有非常廣泛的車系,在大部分的細分市場都有我們的產品。我們各個品牌有不同的區分度,不同的品牌有自己的基因,從設計的角度、風格的角度來說,各自都不同,客戶會很容易就辨識到,這是奧迪,這是斯柯達,可以馬上辨別出其中的差別。

  這,就是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創新的結果。

  英荷皇家殼牌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 張新勝

  擁有100個一樣的人,你就只有一個優勢;如果擁有100個不同的人,你就擁有100個優勢

  『我母親經常告訴我,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家。』英荷皇家殼牌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張新勝以家喻企。

  殼牌品牌對我們來說,是我們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它就像銀行賬戶一樣,裡面有很多價值,但需要人把這個『錢』存進去。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就相當於給品牌『存錢』。

  對殼牌來說,人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因為假設你有100個人,都是一樣的話,實際就只有1個人的優勢,其他99人的優勢就沒有了,100是等於1的。如果你有100個人,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就有100個優勢。那麼問題是,你怎麼把他們的優勢發揮出來?除了選對人,我覺得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就是尊重或包容。尊重對殼牌來說,是我們價值觀的一個重要內容。第二就是培養他們。讓一些人與具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或把他們送到不同的地方去培訓。因為科技發展,地球變得越來越小,公司越來越全球化。全球化的人纔,對每個公司,尤其對中國公司尤其重要。

  你有什麼樣的人纔,就有什麼樣的公司,就有什麼樣的品牌。

       歐洲品牌研究院院長 Ger har d Hr ebicek

  中國品牌建設要在文化上有更多的敏感度

  歐洲品牌研究院院長Ger har d Hr ebicek在發言中說,中國已經擁有眾多國際品牌,如騰訊、阿裡巴巴、聯想等,已經做得很好。如果說要提一點建議,我覺得中國品牌應該要在文化上有更多的敏感度。

  文化是國家品牌的特質內涵,國家品牌是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建設品牌強國需要推動對不同種族和文明的尊重、互鑒與交流。但是,中國品牌在實際推廣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一些非常搞笑的東西,比如:你的名字中文是這樣講,但是直接翻譯成外語時聽上去就非常奇怪。比如:有一個中國品牌贊助法拉利車隊,但是它的中國名字在意大利語當中正好是『很好玩』的意思。還有,就是我們要考慮到中國悠久的歷史,我們現在要講的是體驗,讓品牌去講故事,再加上地理標志等等,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是有待挖掘的,這個潛力是非常大的,完全可以打造一個良好的品牌故事。

  中國文化其實和其它國家不太一樣,不僅僅是從經濟和財務的角度上,這對於整個世界都是有好處的。我們要注意文化的不同,同時也要挖掘好中國的歷史寶庫。

       Br and Mat t er s諮詢公司董事長Pat r icia McQuil l an女士

  要鑽入年輕人的頭腦,了解他們在想什麼

  如何打造品牌?通過品牌的諮詢公司,這也是需要一個過程,中國很顯然是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Br and Mat ter s諮詢公司董事長Pat r icia McQuil l an女士如是說。

  Patr icia McQuil l an女士介紹說,有一個很大的市場調研機構做了一個品牌調查叫『Z品牌』,這是一個全球的品牌調查,中國品牌在過去五年增加了20%,可以說中國品牌在國際化上已經有了長足發展。如果要對中國的企業在打造品牌方法上提個建議的話,就是要真正了解年輕人在想一些什麼,比如『千禧一代』。

  深圳市的平均年齡是31歲,那些年輕的消費者完全有更開放的態度嘗試新的品牌,你可以更容易地打造忠誠度。那些35歲以下的人,這就是巨大的機會。

  接下來你到外面去的話,那就是國際市場。在北美,中國品牌最能夠吸引的是什麼樣的消費人群呢?就是那些年輕的消費者,那些上世紀9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他們有更加開放的態度,他們會信任你的品牌。首先信任你的品牌,然後讓他們去影響更廣闊的市場和老一代的人。所以我覺得,如果能獲得年輕消費者的認可,就可以給你帶來成功。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