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20日訊 他叫徐光大,今年36歲,曾是七臺河市最大的國有企業裡,一個工作較為清閑的貨場管理員;她叫馬慧,比丈夫徐光大小一歲,曾就讀名牌大學建築學專業,畢業後在家鄉發改委當了一名公務員。

2013年,早在『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成為流行語之前,夫妻倆便雙雙辭職,開著買來的二手房車,帶著兩歲的女兒諾諾踏上了旅程。五年多來,他們靠拼載、公眾號打賞等籌集路費走遍了34個國家,從一家三口走成了一家四口……
夫妻辭職買房車旅行 周圍人以為他倆『中彩票了』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馬慧非常喜歡這段話,它出自美國華裔作家伍綺詩的小說《無聲告白》。
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馬慧並 不知 道什 麼纔 是『真 正的 自己』。她性格溫婉,從小成績優異,是家人眼中的乖乖女,而青梅竹馬的丈夫徐光大性格剛好與她相反,他是個熱血青年,動手能力強,喜歡旅游。
2011年,女兒諾諾出生後,徐光大辭了職,堅持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騎自行車去西藏。馬慧不同意但又攔不住,只好放他走。徐光大每天向妻子報告行程,並把一路騎行的照片發給她看,沒想到,這些美景卻意外地激活了馬慧那顆原本渴望安穩的心。
在川藏線上,徐光大遇到了一個老頭兒,拉著板車旅行了30年。這讓愛折騰的他仿佛找到了『精神偶像』,回來後,徐光大跟妻子說:『其實我們可以活得大膽一點兒。』2013年 2月,夫妻倆連湊帶借,花13萬元買了一輛二手房車,打算去環游世界。買車之前,家裡的老人極力反對,理由聽起來很充分:『買房子每天都在昇值,買房車每天都在貶值。』說是房車,其實他們買來的只有車殼,裡面沒有水電設備和家具。徐光大很快發現,起初反對買房車的父親和岳父,此時來了興致,於是三個人一起搞起了裝修。
他們花3萬元摸索著改裝房車,安裝了鏡櫃、集成灶和榻榻米,還買了兩塊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出發前,馬慧問丈夫:『我們現在窮得只剩夢想和勇敢了吧?』徐光大笑道:『那就讓我們用勇敢去實現夢想吧!』
2013年9月中旬,夫妻倆載著寶貝女兒出發了。很多認識徐光大和馬慧的人知道他們不是有錢人,也不是富二代,此前一直住在7萬塊錢買的小閣樓裡。於是,坊間便有了這樣的傳聞:『這兩口子肯定是偷偷中彩票成了暴發戶,要不怎麼可能有錢環游世界?!』
靠拼車、打賞攢旅費 一家人窮游34個國家
『前幾年,為了賺旅費,我們在網上招募同行的人,曾經有54個人搭乘過我們的房車。』馬慧告訴記者,從2013年到2014年,他們開著房車幾乎走遍了中國,一路走走停停,累了就把房車停下來,有時停靠在海邊、沙漠,有時停在草原、山頂或者小河旁。
在旅途中,馬慧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名叫『房車小公主的環球日記』,分享一家人的旅行故事。漸漸地,粉絲多達5萬人,很多人會在文章後面打賞,而這些錢也幫助他們越走越遠。走遍中國後,他們又帶著被翻譯成英文的駕照去做公證,開車去了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並於2016年5月從滿洲裡出發,途經俄羅斯進入歐洲。一家人歷時137天深度游走13個國家,行程1萬6千公裡,最遠到達過非洲的摩洛哥。
五年多來,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陸續窮游了34個國家和地區,他們在瑞士的山頂俯矙風景如畫的小鎮;在德國新天鵝堡附近的森林裡采蘑菇摘樹莓、在萊茵河谷玩泥巴;在迷你小國列支敦士登山頂的城堡上看美麗的國慶煙火;在摩洛哥海邊光腳追落日……多數時間,他們開著房車專挑人少的地方走,有些地方甚至很多游客從未聽過。
馬慧在日記裡調皮地寫道:『這是為了有一天,我們可以臭美地說「有一條小路,只有我們知道」。』
有美景也有險情 曾在荒郊野外被狼狗狂追
馬慧大學時過了英語四級,在國外可以簡單地交流,辦簽證時偶爾會用上翻譯軟件。而到了非英語國家,一般由徐光大出馬,當然主要是靠肢體語言,馬慧笑道:『我老公特別擅長比畫,對方總能看懂他的意圖。』
為了節省開支,他們在國外旅行時很少去外面吃飯,而是在房車上囤了不少中國的調料、掛面、東北大醬和大米,買菜一般只去當地的小菜店。有時,他們用從家裡帶過去的咖喱、在路上買的土豆黃瓜和路邊采摘的苹果,就能湊上一頓飯。
『拿瑞士來說,那邊消費很高,我們三天從蘇黎世到盧塞恩再到少女峰,纔花了36瑞士法郎,相當於260元人民幣,創下了我們亞歐非旅行中的最低消費紀錄。』馬慧說,由於吃住都在房車裡,他們省下了不少錢。她習慣邊走邊記賬,記者在她的賬本裡看到:一家人的羅馬游花了人民幣610元,在布拉格花了1260元,在葡萄牙花了791元,在德國花了718元,其中大部分開銷用來加油和買果蔬。
當然,這一路上不只有美景相伴,偶爾也會遇到險情。比如,車子拋錨、GPS失靈,單反相機和筆記本電腦被盜。他們在荒郊野外徒步時曾被狼狗狂追,靠學狼叫脫險,也曾遇到過想要騙錢的德國假警察,靠假裝聽不懂話讓對方無法得逞,全家還在摩洛哥患上了急性痢疾,好在找到了一家小藥店。最驚險的一次,是在泰國皮皮島,諾諾順著小山坡追小貓時走失了,幸虧島民關店門幫忙找孩子,最終在一個酒店的泳池裡,發現小丫頭正跟游客一起游泳……
『孩子這麼小,帶她出去有意義嗎?』
五年來,經常有人問馬慧:『孩子這麼小,帶她出去有意義嗎?』在馬慧看來,旅行不是為了讓孩子記住什麼,而是帶孩子去感受這個世界,讓她小小的心靈變得更大氣。馬慧覺得,孩子所走過的路,也許沒有成為她的記憶,但卻用另一種形式,化作她性格中的一部分。
諾諾曾上過天津衛視的一檔節目,這個落落大方的小姑娘,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就連素來犀利冷面的主持人涂磊都對她非常欣賞。諾諾活潑開朗,不怕髒、不怕蟲,無論男女老少她都能聊上小半天。她心裡沒有界限,甚至一度分不清國內國外,她眼中的世界,無非是從一個美麗的地方到另一個美麗的地方。
諾諾沒上過幼兒園,房車裡有小黑板和粉筆,媽媽教她語文數學英語,陪她讀書,爸爸教她騎車、滑冰、搭帳篷、做飯。去年6月,夫妻倆在旅途中還給諾諾添了個小弟弟,因為他們都不是獨生子女,所以也想給女兒找個伴兒,同時分擔一些贍養壓力。
『其實,我們原本打算一直走下去的。』馬慧坦言,直到今年諾諾說她想上小學,一家人纔停了下來。他們決定尊重女兒的意願,並落腳杭州,在房車營地租了一個房子。徐光大找了一份工作,馬慧暫時在家帶兩個小孩,有出版社主動聯系他們,馬慧抽空整理游記,准備今年出本書……
上個月,諾諾通過了杭州一所私立小學的面試,打算今年9月入學。雖然,一家人暫時中斷了旅行,但他們環游世界的夢想並未終止。
『雖然不知道下次長途旅行會是什麼時候,但我們下一站打算去美洲逛逛,我們想要走遍所有房車能開到的地方。』馬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