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5月22日電 初夏,廣袤的小興安嶺開始復蘇。『95後』李德欣在伊春市五營林業局前豐林場指揮部裡,守著對講機認真接聽防火警報。當下,正處於森林防火最緊要的關頭。
位於小興安嶺南麓的伊春市曾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林采伐基地,被稱為『中國林都』。如今,這裡生長著大面積原始紅松林、大量珍稀野生動植物,保留著完整原始森林生態景觀,也形成了我國東北地區的天然屏障。
兩年前,李德欣從伊春林業學校畢業。從小熱愛林區的他成了前豐林場的一名管護工。出生於1996年8月的他是整個林場年齡最小的職工,大家都叫他『小李子』。
『小李子』來林場時間不長,卻經歷豐富——上山打火3次、參加森林防火大演習1次、安排職工簽署責任狀數次……從最初聽到火警就緊張甚至恐懼,到如今習慣『以火為令』、隨時上崗,從連滅火器都拿不動,到現在拎起救急包說走就走,他成了一名小能手。
『小李子』說,這些成長離不開林場裡老前輩們的幫助,他們的勤勞質朴更讓他覺得紮根基層是激勵,更是洗禮。『場長給我很多鍛煉的機會,每天都督促我慢跑半小時,就是為了提昇體力。』
前豐林場場長苗成祥介紹,當前林場職工老齡化嚴重,平均年齡在51歲左右。林場年輕一代大部分外出上學、就業,『林場由誰來接班』是他最擔心的問題,培養後備人纔是林區發展建設的當務之急。
苗成祥說,2016年底前豐林場負責工資發放的員工退休了,場裡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隨著工資管理實行電子化,很多記錄都需要電腦操作,更是難倒了這幫『老人』。
苗成祥正發愁的時候,那時年僅22歲的王祿選擇到林場工作,很快擔起了重任,把業務打理得井井有條。眼前,王祿正在負責為林區職工辦理養老保險,在職工的微信群裡,對於各家各戶大大小小的問題,她都一一耐心回答。
據介紹,以往林區的基層黨建較為薄弱,組織生活不太規范。在距前豐林場不遠的平原經營所,『90後』董海濤是林場的政工乾事,由他梳理的黨員材料、會議記錄規規整整,組織開展的黨員活動也漸漸豐富。
過去幾年裡,董海濤曾協助黨支部書記發展不少黨員,『三會一課』從沒落下,他還堅持『送黨課到人家』,在走訪入戶時宣講十九大精神。『現在上黨課,有些老黨員腿腳不利索,我都到家去接他們。』董海濤說。
在平原經營所工人陳桂蘭看來,這些『90後』小伙子、小姑娘乾了不少實事,就像一股清泉給林區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董海濤對記者說:『守林有責,無怨無悔,把青春綻放在邊疆山林,就是榮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