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共同發力搭建創新生態體系
哈爾濱市孵化平臺建設日臻完善
黑龍江日報5月23日訊 日前,位於香坊區紅旗大街的哈爾濱市技術市場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室內裝飾。8月份,這裡將作為政府提供創業服務的公共服務平 臺,免費向社會開放。與此同時,『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服務』線上平臺也在有條不紊地搭建中。線上線下齊發力,哈爾濱市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孵化平臺建設 日臻完善。
『總書記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從國家戰略層面明確了通過高新技術帶動產業創 新、轉型昇級的路徑。』2016年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爾濱視察時,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哈工大教授付強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 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倍感振奮。他介紹,兩年來,在省委省政府主導下,以哈工大為主體的省工業技術研究院迅速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形成教師帶技術,技術 變產品,產品成產業,進而做大做強的良性循環,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進入『黃金期』。截至目前,省工研院累計孵化了123家企業;在孵企業100家,畢業企 業23家。
要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哈爾濱市牢記總書 記的囑托,著力加強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從如何大辦孵化器、如何辦大孵化器、如何辦專孵化器著手,在孵化器創辦、孵化器提檔昇級、優秀孵化器引進、入駐孵化 器房租減免、績效獎勵等多層次、全鏈條的政策上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建立起了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尤其是2016年末,哈市 出臺的『科技創新39條政策』,首次將孵化器建設納入其中,極大地促進了科技孵化器的建設。2017年,哈市新增各級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18家,總數達到 131家;全年新增在孵科技企業780戶,在孵科技企業總數達到3811戶。孵化面積達到216萬平方米,比2014年末新增175萬平方米,增長了 439.5%。
為提昇孵化器管理水平和能力,哈市出臺了《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對晉昇為市級以上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給予一次性資金補貼的基礎上,修訂 了《哈爾濱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價指標標准(試行)》,建立了『考評+獎勵』的激勵機制。並編制了《科技企業孵化器引企引智手冊》,在孵化器之間形成了 比服務、比能力的競爭機制,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更優的選擇空間。與此同時,推動孵化器與市場接軌,將個性化服務貫穿『苗圃+孵化+加速+產業』的孵化全過 程,並引入『創業公社』、『阿裡』、『京東』、『騰訊』等國內知名孵化機構和資源。
與此同時,哈市圍繞科技成果產業化載體建設,以培育、壯大科技企業群體為重點,加快構建『源頭供給、轉化服務、產業培育』上下銜接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鏈 條,推動一批有充足技術供給優勢、國內市場有廣闊需求空間的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落地。哈市將省工研院作為推進哈工大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聯合社會 資本共同設立了1億元規模的省工研院創投基金,完善和增強了省工研院的孵化功能。與東北農業大學共同出資創建了『事業單位+企業+基金』的新型體制架構的 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哈爾濱市食品產業研究院及運營公司』。從組建至今,食研院成立了規模為1億元的『食研院青禾基金』,啟動了食品專業孵化器建設,完成了 第一批項目產業化投資。
科技成果轉化需要資金、平臺、研發設備、項目路演等支橕和服務,為有效配置這些資源,哈市積極推進線上線下兩大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日前,記者來到線下平 臺,即改造中的哈爾濱市技術市場。據哈爾濱市技術市場辦主任劉福音介紹,該線下平臺將於7月起正式投入使用,這個5000多平方米的場地,將為有需求者免 費提供展覽展示、對接洽談、項目路演、科技沙龍、創新創業大賽及其他科技創新活動的物理空間。與此同時,與線下平臺互為補充的『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服 務』線上平臺也在按計劃推進中。劉福音告訴記者,目前線上平臺中的科技成果轉化部分已搭建完畢,成果庫中已收錄了1300餘項科技成果。線上平臺投用後, 各大學大所的科技成果、企業的資本需求、可以共享的研發設備等在網上均可查詢,科研人員創辦企業或科技成果轉化中所需的要件均可在網上平臺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