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4日訊 作為我省首批22個龍江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認定的專家之一,吳岡所長對認定過程中的所見所感倍感振奮。
此番認定,專家評審組兵分多路赴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雞西、雙鴨山、伊春、七臺河、鶴崗等地市,調研多家規模以上企業,涵蓋乳品、醫藥、水泥、食品、石墨、煤化工、造紙、木材加工、機械制造、機床裝備、輕量化材料、冶金鋼鐵等諸多領域。智能車間分為流程型和離散型。典型的流程生產行業有醫藥、石油化工、電力、鋼鐵制造、能源、水泥等領域。這些企業主要采用按庫存、批量、連續的生產方式。典型的離散型制造行業主要包括機械制造、電子電器、航空制造、汽車制造等行業,這些企業,則既有按訂單生產,也有按庫存生產;既有批量生產,也有單件小批生產。
吳岡說:『本次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遴選工作行程數千裡,總的來看,流程型車間因其生產特點及生產需求,多數已經具備一定的智能化基礎,如自動化、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人工參與較少,基本上形成了智能車間的雛形,但仍有較大提昇空間。乳品、藥企的生產線很亮眼,基本上都建成了流程型的智能生產線。所以在首批認定中,共有8個乳品工廠和4個藥企的工廠獲得認證,佔整體比重的54%。』
而對於我省制造企業智能化轉型昇級,吳岡提出三點建議,其一是數據互聯互通能力的提昇。流程型生產企業推進智能化需要在傳感網絡、數據網絡建設、數據互聯互通方面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規劃布局。其次是加強生產制造智能化水平的提昇。在已有的物理制造系統基礎上,重復融合人的知識,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人機交互等知識型工作自動化以及虛擬制造等現代信息技術,從生產、管理以及銷售、服務等過程優化,推進高效化、智能化生產,以及制造流程、操作方式、管理模式的智能化,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其三是加強綠色制造能力的提昇。流程工業往往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工業三廢的降低和排放控制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指標,通過傳感、檢測、控制及溯源分析等新辦法和新技術的應用,不斷優化能源消耗,優化生產工藝,實現節能環保綠色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