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5日訊 從2000年舉辦首屆綠博會以來,綠博會已走過十七年的發展歷程,綠博會已成為齊齊哈爾一張靚麗的名片,全面拉動了鶴城綠色食品產業快速發展。
據齊齊哈爾市農委副主任唐海波介紹,回顧綠博會十七年的辦會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來闡述。第一階段為起步階段(第一至第五屆)。當時由於影響力弱,招商招展比較難,規模較小。到第五屆呈現轉機明顯向好,共設展位520個,總簽約和交易額達57億元。第二階段為提昇階段(第六至第十二屆)。建成了專用場館,綠博會的標准化、規模化水平不斷提昇,展會的知名度、美譽度逐年提高,總簽約和交易額逐屆遞增,第十屆突破100億元。第三階段,為轉型階段(第十三至第十六屆)。展會更加突出市場化、去行政化,突出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會招商等形式,來自國內外500強企業和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和臺灣、香港、韓國、俄羅斯等海外、國外商企參會數量增加;積極引進落地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總簽約和交易額又有增加,總簽約和交易額平均為110億元。據統計,前十六屆博覽會經貿總額約1000億元,有力助推了齊齊哈爾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乃至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的提昇。
作為連續多屆參加綠博會的泰來縣天地良芯水稻種植家庭農場場長溪國鋒來說,綠博會給他們帶來巨大效益:『綠博會讓我耳目一新,我們拳頭產品溪國豐大米獲得國家水稻種植領域首個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通過綠博會現場宣傳展示,讓更多人了解富硒大米對健康的好處,現在合作社富硒大米已經遠銷全國。』
綠博會的成功舉辦,全面叫響了鶴城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進一步拓寬了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市場空間。國際會展中心內外人頭攢動,吸引眾多鶴城百姓翹首以待。琳琅滿目的產品,讓國內外的賓客品味到了舌尖上的綠博,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