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總書記我們向您匯報]創新引領萬峰磅礡主峰秀
2018-05-26 07:4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綜述

創新引領萬峰磅礡主峰秀

  黑龍江日報5月26日訊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馬晶、譚立英教授團隊負責的國際首次高軌衛星星地雙向高速激光通信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在空間高速信息傳輸這一航天技術尖端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率先在全球研發成功的H5N1與H7N9二價疫苗被譽為禽流感『最強殺手』。依托哈獸研強大的研發實力,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生產的近50種動物疫苗產品覆蓋全國,並成功打入越南、印度尼西亞、埃及等國外市場,近兩年公司年均產值達5億元。

  ——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組建的『國家重載快捷鐵路貨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科技部驗收,研發了9項關鍵技術、5大類新產品,引領我國鐵路貨車行業技術進步,企業2017年銷售收入實現61.49億元。

  ……

  兩年來,龍江人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取得了一系列耀眼成果。

  回首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時的諄諄教導音猶在耳:萬峰磅礡,必有主峰。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最終要靠創新引領。要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

  一峰突起,群巒競上。黑龍江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將雄厚的科技創新資源『潛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動能』,全力打造牽動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澎湃引擎。

  加強頂層設計用創新『金鑰匙』打開『振興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兩年間,黑龍江牢牢把握創新這一振興發展的基點,著力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2017年4月29日,省委書記張慶偉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強調,要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以創新引領轉方式調結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創新創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完善創新平臺和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完善科技型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對接,爭創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2018年1月10日,省委書記張慶偉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產業項目建設、創新驅動、新增長領域培育有機結合,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

  龍江要振興,創新要發力。兩年來,我省主動對接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梳理我省有較強創新供給能力的領域,圍繞我省產業發展需求,編制出臺了《黑龍江省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實施方案》《黑龍江省『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黑龍江省石墨烯產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黑龍江省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黑龍江省推進衛星應用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7~2020年)》《黑龍江省人工智能產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既有頂層設計又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的規劃、專項計劃,著力培育創新團隊,壯大優勢企業,構建創新產業鏈,打造龍江經濟發展新引擎。

  為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潛力,我省集聚合力推動『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引導科研人員創辦企業、培育孵化科技企業、幫助企業融資上市,一批批具有創新發展潛力的科技型企業迅速崛起。

  據統計數據監測顯示,兩年來,全省新注冊成立科技企業8324家,有44家科技企業上市或掛牌。在政府引導支持下,僅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兩所高校就成立了機器人、激光通信、大數據、小衛星、智能成形和哈船動力、哈船導航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吸引匯聚全球千餘名高端人纔。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79家,新增在孵科技企業2834家。騰訊、創業公社、中航愛創客等國內知名創業服務運營機構相繼落戶龍江。累計組織科技投融資對接活動126次,促成264個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融資30多億元。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累計實現282.7億元。

  加強創新能力建設讓科技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

  科技創新,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我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對接,把創新貫穿轉方式、調結構的每一個鏈條、每一個環節。

  省科技廳以項目牽動,培育增長新動能。支持我省骨乾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擔或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去年爭取到『激光通信終端輕量化小型化技術』等120項國家科技項目(課題),經費達5.32億元。近兩年圍繞我省輕量化制造、3D打印、衛星應用及現代農業、綠色食品、冰雪產業、激光通訊等重點產業和領域發展關鍵技術需求,組織實施了『高導電石墨烯粉體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研究』『鋁合金輕量化制造』等30個省級研發重大項目。全省有26項重大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省科技創業投資政府引導基金吸引國內資本合作設立26只子基金、總規模49億元,累計向220家科技型企業投放20.9億元,促進科技成果在龍江落地開花。

  上天、入地、下海,黑龍江的創新創造不僅有『高大上』的國之重器,也有促進產業發展的『績優股』,還有『接地氣』的生活『神器』,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由航空工業哈飛、哈廣聯航空和哈工大人研發的關鍵技術和新型材料等,助力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翱翔藍天。

  2018年4月,由哈工大負責設計研制的歐比特公司『珠海一號』02組5顆衛星成功發射。由此,哈工大成為國內唯一一所研發小衛星八戰八捷的高校。這5顆衛星,將為全球農林牧漁、水土資源、環境保護、智慧城市等行業提供衛星大數據服務。

  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從美國硅谷引進的張偉東、劉波團隊創辦的哈爾濱星憶存儲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開發了三態存儲、免刷新技術新型存儲器產品,目前市場估值近20億元。

  我省優質科技成果對產業發展的支橕和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據統計,2017年度獲得省級科技獎勵的273個項目,近三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50.53億元,間接經濟效益406.58億元。2017年我省高新技術企業增至929家,同比上一年增長20.96%。2017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2204億元,佔GDP比重達13.2%。

  優化科技創新創業環境凝聚各路英纔推動振興發展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纔驅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指明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著力點。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纔』。我省著力優化人纔科技創新創業政策環境,兩年來,出臺了《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關於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意見》《黑龍江省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黑龍江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重大科技政策文件,加大人纔發展資金投入,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完善人纔評價使用機制,賦予創新領軍人纔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營造濃厚的識纔愛纔敬纔用纔氛圍,創造公平競爭的人纔發展環境。2017年,哈獸研陳化蘭研究員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哈工大鄧宗全教授和譚久彬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為人纔創新創業搭建科技平臺。我省積極推動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3個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累計集聚中國科學院產業育成中心等200個國內外創新機構。加強與國內重點科研機構和先進地區科技合作,去年省政府與中科院簽署新一輪省院科技合作協議,目前全省已組建83家院士工作站和科學家工作室,吸引了74位院士專家開展合作項目154項。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研發及服務平臺總數達567家。

  為人纔創新創業提供全鏈條精准服務。組建省科技服務業聯盟,重點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科技諮詢7個科技服務業態。依托省科技大廈建設的省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吸引了101家技術研發機構和服務機構入駐。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累計加盟科技服務機構828家、大型儀器4805臺(套)、檢測項目3.63萬項,提供服務6.47萬次。

  讓有為者有位、有利益、多受益。去年全省有861位優秀科技人纔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經費支持4.17億元。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遴選出20名優秀科技人員給予重點支持;省自然科學基金新支持471位科技人員開展產業基礎研究。啟動實施『龍江科技英纔』特殊支持計劃,2017年度評選出58位優秀科技人纔。在省科學院、農科院、黑大、東北農大4家單位開展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試點工作,極大地激發了人纔創新創業的熱情。依托哈工大組建省工研院,把知識產權作價入股收益的70%~80%獎勵給科研人員,吸納博士學歷高科技人纔201人,累計孵化成立科技企業122家。

  一項項極富誠意的人纔制度的建立,一項項高含金量的人纔政策的落實,釋放出強大的人纔紅利。各路英纔俊傑在黑龍江大展其長,越來越多的『千裡馬』在黑土地競相奔騰,強大的智力資源必將為龍江全面振興發展增添澎湃動力。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