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創新引擎動力澎湃 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2018-05-26 07:43:3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蘇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核心閱讀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的重要指示,我省加快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推動轉變觀念、梳理成果、成立公司、進行孵化、借力資本市場發展等5個環節,使我省在科技創新創業方面蘊藏的強大能量持續集聚和釋放,促進了高新技術成果落地生金。

在省科技活動周上,哈工大機器人研發團隊robo3(蘿卜立方)帶來的dobi機器人武術表演。

  兩年間,我省新注冊成立科技企業8324家,機器人、激光通信、大數據、小衛星等一批轉化高校成果的高科技企業成立,有44家科技企業實現上市或掛牌。通過組織高新技術成果發布對接活動299場次,簽約轉化科技成果1004項,簽約額達23.02億元。累計組織科技投融資對接活動126次,促成264個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融資30多億元。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累計實現282.7億元,科技創新引擎迸發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澎湃動能。

  A 轉變觀念讓成果變公司

  讓科技引擎迸發出澎湃動能,關鍵在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兩年來,我省深挖科技潛能,向科研人員進行思想發動,講清創業政策、機會和優勢,引導科研人員把在實驗室裡研發的高新技術成果投入市場、成立公司。

  2017年,馬晶、譚立英教授團隊負責的國際首次高軌衛星星地雙向高速激光通信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在空間高速信息傳輸這一航天技術尖端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為後續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等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位教授從開始研究衛星激光通信技術至今已有27年了,其成果曾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在省委省政府的引導支持下,兩位教授帶領科研團隊創辦了哈工大衛星激光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轉化這一重大成果。譚立英教授說,『經過二十多年的相互磨合,我們不僅培養了一支過硬的科研團隊,而且也培養了衛星激光通信產品的產業生產鏈。現在公司大樓已建成,可年產百餘臺套衛星激光通信終端,這在世界范圍內還是首家。』

  有前面的引領,就有後面的追趕。在政府引導支持下,僅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兩所高校就成立了機器人、激光通信、大數據、小衛星、智能成形和哈船動力、哈船導航等一批高科技企業。

  同時,依托省高新技術成果展示交易平臺,持續挖掘我省歷年積累的科技成果,篩選梳理有產業化前景、有意願在省內落地轉化的高新技術成果,引進省外重點科研機構高新技術成果,通過組織科研機構專場、主題論壇和市地主題日等線上線下活動廣泛發布對接,促成一大批科技成果落地轉化。2016年、2017年簽約轉化科技成果1004項,簽約額23.02億元;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累計實現282.7億元。

  B 打造創客樂園助創業夢想起航

  今年2月的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8分鍾』驚艷了全世界,由哈工大博士冷曉琨率團隊研發的Ael os機器人在其中亮相表演。這款主打娛樂陪伴功能的智能人形機器人頭腦聰慧,行動靈活。

  無獨有偶,2017年8月,在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的見證下,哈工大機器人研發團隊Robo3(蘿卜立方)帶來的1100臺Dobi機器人同時打太極,刷新了世界紀錄。Dobi機器人還在中央電視臺《出彩中國人》、2018年春節晚會珠海分會場中驚艷亮相。

  這兩個出彩的年輕團隊,都是我省重點打造的國家級眾創空間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孵化出來的科技企業。近兩年,為推動我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更加蓬勃的局面,省政府制定出臺了《關於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發展的指導意見》,學習廣東、四川等地先進經驗,落實獎勵政策,引進專業孵化機構來我省示范運營新型孵化平臺,鼓勵各市地盤活閑置樓宇資源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騰訊、創業公社、中航愛創客等國內知名創業服務運營機構先後落戶龍江。 2016年、2017年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79家,新增在孵科技企業2834家。

  騰訊眾創空間(哈爾濱站)運營總監尚丹告訴記者,騰訊眾創空間在開放平臺的基礎上昇級,聯合社會各界力量,整合騰訊內部資源,憑借區域眾創空間、雙百計劃、青騰大學、創業服務平臺等創業助推器,建設包括『創孵、創投、創培、創服、創新』在內的全要素孵化加速眾創平臺,把騰訊眾創空間(哈爾濱)站打造成創新藍海、創業沃土、創客樂園,助力創業者實現創業夢想。

  C 全方位賦能助科企強筋壯骨

  張偉東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畢業後,在上海交通大學讀碩士,之後在美國硅谷一家公司從事技術開發。雖然過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但一直心念家鄉哈爾濱的他,在我省創新創業政策的召喚中,選擇了回哈創業,並帶回了他在硅谷的同事劉波。二人在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的支持下,創辦了哈爾濱星憶存儲科技有限公司,並獲得來自省工研院、哈爾濱市政府共6000餘萬元的項目投資。2016年企業成功研制開發三存儲態DRAM產品,目前市場估值近20億元,可形成產值規模近百億元。

  哈爾濱星憶存儲科技有限公司是在我省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中建立並迅速成長起來的高新技術企業。據統計數據監測顯示,2016年、2017年我省新注冊成立科技企業8324家,有44家科技企業上市或掛牌。

  我省全方位培育科技企業,不僅幫助技術對接、成立公司、提供孵化場所,還免費為科技企業負責人進行系統培訓。2017年以來,我省依托哈工大對千餘位科技企業負責人進行了系統培訓,選聘具有一流商學院執教經驗的知名教授以及具有豐富企業實戰經驗的企業家授課,引導他們運用新思維模式、新管理理念和新商業模式經營企業,全方位提高他們的戰略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物聯網時代帶來的一系列變革,值得我們傳統企業反思。培訓老師的系統講解和對案例的分析,讓我很受觸動。』省潤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鮑文波深有感觸地說。潤特科技與中國科技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協作,共同研發了國際首創的紫外光交聯系列產品和具有國際領先的膨脹型無鹵阻燃劑系列產品,公司在河北、江蘇、合肥等地建立了7個分廠,年總產值達六個多億元。鮑文波說,『聽課後,我感覺我們還有很大的盈利空間,可通過運營模式的變革使企業在同行業中更具競爭力;通過放權薪酬分配改革,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D 借力資本讓科企翱翔

  『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得到資金的支持,啟動自己的夢想,我內心充滿了感謝,感謝政府搭建的融資平臺,感謝給予我持續關注的省科技廳……我在夢裡都在說感謝!』在省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大會上獲得1000萬元風險投資後,哈爾濱精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學剛說。

  近兩年,哈爾濱精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借力資本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先後在北京、上海、深圳成立了三家分公司,成為東北三省首家專注於利用二代測序及生物信息學相關技術為醫療診斷提供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與北京協和醫院、廣州中山醫院等全國一百餘家三甲醫院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2017年企業銷售收入達3600萬元。

  去年,依托哈爾濱精准基因公司,我省成立了省遺傳信息破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通過研究基因與疾病的相關性,建立基因-疾病-癥狀之間的聯系,破譯人類遺傳信息,將研發成果轉化到遺傳病基因檢測、出生缺陷防控、遺傳性腫瘤的患病風險評估以及個體化用藥指導等領域,輔助臨床診斷及治療。同時促進基因科技引進、轉化、應用和推廣,帶動龍江地區精准醫療產業發展。

  兩年來,我省連續舉辦高新技術產業創業投資大會,不斷引入投融資機構,成立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僅在省發改委和哈爾濱市發改委備案的創業投資機構企業就有88家,管理資產113億元。兩年累計組織科技投融資對接活動126次,促成264個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融資30多億元,加速了龍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