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7日訊 近日,記者在市民政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市城鄉低保家庭共計33638戶,低保在保人數為57298人,這一群體今年已經拿到救助款共計7000餘萬元。
據了解,市民政局將今年確定為『城鄉低保精准管理服務年』,該活動將圍繞城鄉低保的認定、退出、發放、管理等重要環節,推行精細化管理服務,杜絕其他地區出現的『人情保』、『關系保』等問題,讓困難群眾能夠『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陽光低保嚴把『精准』關
為讓真正的困難群眾能夠享受到低保政策,今年低保工作要從『認定、退出、發放』等10個環節進一步加強精准管理。
市民政局低保局局長王雁翎介紹說,去年,我市已經對城鄉低保進行了全面清理整頓,發現一些縣區低保工作人員存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為了有效避免濫用職權、『人情保』、『關系保』等違紀違規現象的發生,我市將在低保認定、審核等環節上加大把關力度。在認定工作上,要重點解決認定條件不准確、認定程序不規范、認定標准不嚴格、認定結果不精准等問題,嚴格遵守審核審批程序。此外,低保工作還要做到精准發放,從發放對象到發放金額、時間、方式等都要按照規定嚴格執行,保證低保群眾能夠按時收到低保救助金。
動態管理界定低保人群
記者了解到,低保群眾的界定主要是看『收入』及『財產』情況,如果收入超過低保標准,就要『退出』低保,不能再享受低保救助。
那麼,低保群眾是如何界定的呢?王雁翎告訴記者,目前,我市低保工作實行動態管理,針對A、B、C三類低保人群,執行不同的動態核查周期:對A類家庭,可每年復核一次;對B類家庭,可每半年復核一次;對C類家庭,城市低保家庭按月、農村低保家庭按季復核。
也就是說,這三類家庭,低保工作人員會按照周期對其進行復核,只需在低保人員家庭經濟信息平臺,輸入其身份證號碼,就能查詢到此人的收入情況。一旦發現在保人員收入超出低保標准,將不再享受低保救助,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讓真正的困難群眾能夠享受到低保福利。
記者了解到,低保不等於扶貧,低保針對的是對通過扶貧政策和措施仍然不能脫貧的困難群眾實施兜底脫貧,低保精准管理要嚴格把握政策界限,不能把扶貧對象簡單用低保救助『一兜了之』,要把符合低保、特困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時納入低保救助,同時也要讓符合扶貧條件的低保、特困人員及時享受扶貧優惠政策,要統籌使用好低保和扶貧政策。
各縣區已開展復核清理
此次『城鄉低保精准管理服務年』主題活動分4個階段進行,即日起到12月15日,是各縣區組織開展自查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各縣區組織鄉鎮(社區工作站)對照考評細則,進行自查梳理、查擺不足。
發現問題後,要全面開展整改糾錯,並集中一段時間對全市城鄉低保對象開展一次全面動態復核清理行動。
此後,市民政局將組成考評組,采取入戶調查、提取信息數據、交叉檢查等方式,對各縣區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考評,現場打分,並給出考評意見。
同時,市民政局還將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及信箱,建立並實行長期公示制度,落實低保漸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