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30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黑龍江時對扶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要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做到「六個精准」,落實「五個一批」,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提高扶貧脫貧工作成效。要強化扶貧脫貧社會合力,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橕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增加金融資金對扶貧開發的投放,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扶貧開發。要實事求是,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防止追趕脫貧時間,攀比脫貧數字傾向,真正使脫貧成效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
省委省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為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制定了終極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
打贏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龍江人民有信心、有擔當,更在負重涉遠中,風雨無阻、勇毅篤行。
一個明確的方向全省上下?力同心精准推進下實功
作為全國有扶貧開發任務的22個省份之一,我省有20個國家級貧困縣和8個省級貧困縣,1778個貧困村,現有深度貧困縣3個、深度貧困村107個。面對脫貧攻堅這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兩年來全省上下堅持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
脫貧攻堅路上,新一屆省委領導班子緊抓實乾:
2017年4月10日,省委書記張慶偉來到黑龍江後的第一次出行,是專程赴綏化市望奎縣就脫貧攻堅和備春耕生產工作進行調研;
2017年5月25日,全省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召開;
2017年7月12日,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進行第二次集中學習;
2017年7月22日,省委書記張慶偉走進包扶聯系點海倫市百祥鎮百義村。看扶貧項目,訪貧困群眾,落實扶貧舉措;
2017年8月1日、2018年2月8日、2018年4月18日,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連續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扶貧工作;
2018年4月23日,省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召開。
……
走企業、到田間、進村屯、訪貧困戶……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以上率下,先後主持召開30多次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全省脫貧攻堅工作視頻調度會和省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等會議,密集部署,高位推進。同時,省領導對20個國貧縣聯系全覆蓋,並多次到貧困縣調研指導,以乾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安全飲水、危房改造、涉農資金整合、基本醫療保障、產業扶貧……人人把扶貧責任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全省上下?力同心,合力攻堅。
采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貧困群眾滿滿的獲得感:湯原縣太華村幸福大院裡,78歲的李鳳蘭老人帶著患病的孫女住進了新房,笑容寫在臉上;龍江縣哈拉海鄉西裡村60歲的龍雙山借助『扶貧牛』脫貧,黨的好政策暖了他的心;望奎縣先鋒鎮坤三村付中堯老兩口種大棚、養豬,在脫貧路上大步向前走……
一組數字令人振奮:2017年,全省完成脫貧人口16.2萬人,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4萬人脫貧任務,5個國貧縣和8個省貧縣力爭脫貧摘帽,貧困縣數量將實現首次減少。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貧困戶143331戶,貧困人口29.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46%降至1.64%。
透過這組帶著溫度,盛滿尊嚴、幸福與美好的數據,我們看到的是紮紮實實把握『精准』這根弦,鼓足乾勁精准發力後脫貧攻堅質和效的雙提昇。
一股拼搏的乾勁紮根基層坐熱炕頭精准施策見實效
讓扶貧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讓扶貧腳步在貧困村裡堅實回響。脫貧攻堅一線,駐村扶貧的旗幟高高飄揚。他們紮根基層激情滿懷,在龍江的扶貧地圖上,他們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他們深入田間地頭、坐熱農家炕頭,精准施策見成效,出實效。
一個養殖項目,一個旅游項目,一個光伏發電項目……產業扶貧是最長效、最能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扶貧方式。打開思路,謀求出路,踏上富路,扶貧產業『星斗滿天』,產業扶貧『陽光燦爛』。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為抓手,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綠色食品產業和優質高效農業。據統計,全省20個國貧縣調減玉米面積480多萬畝,蔬菜、食用菌、雜糧雜豆等高值高效作物發展到381萬畝,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2700萬畝,參與產業扶貧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數量達到8230個。我省『兩牛一豬』規模化牧場、糧改飼等牧業扶貧項目覆蓋全部貧困縣。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成並網發電村級光伏電站614座,總裝機容量15.15萬千瓦,帶動貧困戶28312戶;在建電站568個,總裝機容量15.87萬千瓦,覆蓋貧困戶28516戶。金融扶貧顯效,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總額36.19億元,貸款戶數10.2萬戶,戶獲貸比35.16%。其中,2017年當年累計放貸33.45億元,貸款戶數9.3萬戶,分別是前兩年總和的12.5倍和10.7倍,創歷史新高,受到國務院扶貧辦通報表揚。
從『貧困戶』到『上班族』,我省轉移就業成績亮眼,全省選聘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9801人。通過組織開展貧困農民創業技能培訓,以創業帶動就業,全省10.5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年人均增收近5000元。
讓貧困戶實現『兩不愁』擁有『三保障』,我省千方百計施策,著力補齊短板。在飲水方面,截至2017年底累計解決4941個村屯、14.97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在住房保障方面,截至2017底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竣工7.1萬戶,超計劃完成5%。在醫療保障方面,推進落實『先診療、後付費』 『一站式』即時結算機制,建立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線。在教育保障方面,全省確保貧困家庭沒有因貧輟學發生。
全省扶貧駐村乾部,將辦公桌搬到『貧困戶』家的炕頭上,用自己的辛勞換來群眾的幸福,時刻把握『精准』這根弦,做貧困戶最親近的人。據統計,我省5471名乾部組建駐村工作隊1778個,實現貧困村全覆蓋。他們紮根基層,迎難而上,腳步紮實地奔走在龍江脫貧攻堅的道路上。
一個堅定的信念真脫貧脫真貧譜寫攻堅龍江答卷
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科學有序推進貧困退出,目前我省已完成擬脫貧摘帽的5個國貧縣省級核查和第三方評估,已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申請退出評估檢查。全省計劃2018年脫貧15萬人、10個國貧縣摘帽;2019年脫貧8萬人、5個國貧縣摘帽;2020年再脫貧6.6萬人,持續鞏固提高。
為了確保真脫貧、脫真貧,我省全面開展以脫貧退出為主的動態管理工作,制定下發《2017年度全省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實施方案》《黑龍江省貧困退出機制實施細則(試行)》,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明確貧困縣、貧困人口退出標准、程序和脫貧摘帽後脫貧攻堅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不摘的要求,鞏固提昇脫貧質效,確保真脫貧、脫真貧。
兩年來,我省出臺健康扶貧、產業扶貧、社會保障等13大類128項政策文件,建立起脫貧攻堅『四梁八柱』的政策支橕體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辦法》,終身問責成為脫貧攻堅的執紀利劍。
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和旅游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業態快速發展。2017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高於全省平均增速2.5個百分點。各級駐村工作隊爭取扶貧項目6054個,協調落實資金23.9億元,為貧困地區解決實際困難9萬多件,增強了貧困群眾獲得感。深入推進定點扶貧、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構築起『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幫扶企業達到432個,投資16.8億元,幫扶貧困人口4.8萬人。社會捐贈累計1.93億元,惠及貧困人口2.88萬人。2017年中央、省市縣安排財政專項資金37.3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23.2億元,省本級投入9.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0.7%和31.3%。
提高脫貧質量,聚焦深度貧困。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些難啃的『硬骨頭』,龍江人正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拼搏在精准脫貧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