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依托互聯網+ 龍江林業步入智慧時代
2018-05-31 09:31:5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葛怡然 矯牧野 賈紅路 邵國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31日訊 兩年來,省林業廳認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謀劃新時代林業信息化工作,堅持『以信息化帶動現代化』,學習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積極推動龍江林業現代化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依托『互聯網+』行政效能按下『快進鍵』

  在省林業廳的官網上點擊辦事服務,就可以通過與政務服務網的數據對接,獲取到辦事事項、辦事結果和辦件數統計等信息,公眾可以通過本網站跳轉到政務服務網進行林業廳事項在線辦理,也可以查看辦事結果和林業廳網上辦事事項的統計數據。

  這是我省地方林業加快『互聯網+』與政府公共服務深度融合,打造林業各領域、各環節、各層級智能協同的政務系統的一個體現。據悉,全新的地方林業門戶網站將信息發布、政務公開、辦事服務、互動交流、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及事項審批等功能模塊集於一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省還將地理信息相關技術應用於『互聯網+業務系統』建設,包括『互聯網+防火』、『互聯網+資源』、『互聯網+濕地』等林業業務應用系統。省林業廳已經依據黑龍江省濕地名錄,建立了『互聯網+濕地』智能監管系統,將日常濕地業務管理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基於防火專題數據及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建立了『互聯網+防火』預警監測及撲火指揮平臺,大大提高了火情監測及撲火指揮的工作效率。

  建設精准扶貧系統讓扶貧工作不僅有力度更有精度和速度。據悉這個系統包含手機客戶端和大數據管理分析平臺兩個組件。通過『智能數據處理、動態數據采集、遠程作戰指揮、多元扶貧生態』四大工作機制,確保扶貧信息真實可靠,讓扶貧政策資源與貧困人口動態需求精准匹配。

  『北斗』助力數字林業『空天地一體化』

  林業是我國最早應用衛星相關技術、產品並形成規模的行業之一。兩年來,全省地方林業不斷深化『北斗』等衛星在森林防火、應急指揮、資源監測、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林業領域的應用,打開了通往『空天地一體化』數字林業的通道。

  以『北斗』衛星技術為平臺構架的森林防火指揮系統,是一套涵蓋了測量、通信、地理信息系統、拍照取證、信息采集、記錄管理等多種功能的森林防火專用信息裝備。同時,建設並上線一體化滅火指揮信息系統,並接入北斗指控功能。實現了北斗信息的網絡化傳輸,強化了森林防火指揮調度和綜合管理能力。

  利用衛星遙感影像和衛星導航定位功能可以得到不同林地多種信息。目前,省林業廳已經開發了『黑龍江省三北防護林工程營造林信息管理系統』,與衛星遙感影像配合實現三北工程規劃、編制實施方案、進行作業設計、實施檢查驗收等多種功能。

  利用衛星遙感技術還可以對全省濕地資源圖斑的分布、范圍、界線等情況進行准確定位,掌握濕地資源的變化情況,分析變化原因。同時,在森林病蟲害監測、林業碳匯監測與計量、野生動植物繁育和保護、生態公益林落界等林業領域都有衛星技術的應用。

  『互聯網+』促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型

  2017年我省發布『互聯網+林業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黑龍江省林業信息化率達到80%,互聯網+林業框架基本建成,逐步建立起林業立體化感知體系全覆蓋,智能化管理體系協同高效,林業生態價值體系進一步深化,林業一體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林業規范保障體系支橕有力的『數字林業』體系,實現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

  全面啟動『互聯網+資源監管』。平臺將涵蓋森林資源保護利用開發、濕地與沙化資源監測、國家公益林監測、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營造林管理等林業資源監管類業務系統,加強對黑龍江林業資源進行精確定位、精細保護和動態監管。

  建設互聯網+林業大數據平臺。林業大數據平臺利用分布式並行計算的特點,實現海量林業數據的快速處理,提昇數據處理效率。通過林業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提高林業決策的科學性、預見性、針對性和智能化水平。

  目前,省林業廳正在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進行對接,強化衛星等領域的技術合作,從全省地方林業一體化建設的高度對森林防火、資源管理、保護區監測、碳匯計量、病蟲害防治等各類林業領域進行總體設計,逐步整合成『一張網』、『一個平臺』和『N個應用』的『數字林業』發展構架,不斷推動全省地方林業信息化建設向更高、更精、更好發展。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