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哈爾濱撫順街有家公益餐館 老人環衛工免費吃四菜一湯管夠
2018-06-01 09:29:21 來源:生活報  作者:劉婧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6月1日訊 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在哈市道裡區撫順街卻有這樣一家素食餐館,名叫『雨花齋』,主要為空巢老人、殘疾人、特困戶、環衛工以及附近找工作的人提供免費午餐。每天有超過150人來這裡吃飯,四菜一湯,來了就管飽,不收一分錢。這樣的愛心義舉,這家免費素食餐廳已經堅持了近四年,每天11點到12點,任何人都可以來免費用餐。

  每天接待150人 老人來得最多圖個熱鬧吃個放心

  5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雨花齋,看到門前十幾個圓凳上坐滿了排隊的人,室內兩張方桌旁也整齊地擺放了若乾圓凳,前來就餐的老人有序地等待著午餐,七八位義工正在忙碌著。記者看到,當天的餐食包括木耳炒胡蘿卜、燉豆腐、角瓜土豆片、茄子燉土豆,還有熱騰騰的發糕和湯。大家端著打好的飯圍坐在桌旁,熱鬧地吃起來。餐桌上的氣氛很好,大家邊吃邊聊著家常,義工們也會參與其中,『大家真的像家人一樣』。

  每天來免費用餐的大概有150人左右,最多會達到200多人,其中老年人佔絕大部分。雨花齋負責人之一李秋玲說:『我們做素食餐廳一是因為成本原因,二是素食營養豐富,且相對清淡,更符合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據了解,這裡有的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地,只有過年過節纔能回哈。老人其實不缺錢,自己也能做簡單的飯菜,但到這裡和大家一起吃午餐,覺得沒那麼孤獨了,笑容也多了。李女士說,因為靠近人纔市場,很多務工的年輕人也會來用餐,既節省費用,又衛生放心,還有一些環衛工也會來,比較趕時間的工人或殘疾人,可以優先用餐。

  義工從早晨忙到下午 來吃飯的也幫乾活

  在雨花齋的義工中,從10歲的小孩到60歲的長者都有,他們都願意做傳遞愛心的人。

  李女士告訴記者,義工每天早上五點鍾就要到達雨花齋,先發面,然後去市場采購新鮮蔬菜,顧不上休息便又開始洗菜、切菜、蒸發糕或饅頭、炒菜、熬湯等,還要清理、擺放餐桌和圓凳。為了保證每位『家人』都能吃到熱乎乎的飯菜,義工們提前將做好的飯菜放在大型保溫箱中,隨吃隨盛非常方便。

  一位50歲左右的阿姨對記者說:『這些義工每天都太辛苦了,從早上五點鍾到下午都沒空休息,我一開始在雨花齋吃午餐,現在也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分擔一些,感恩社會中這些傳遞愛的人!』義工王女士說:『我在這兒做義工兩年了,退休後一直在家,知道雨花齋需要義工就過來了。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很開心。每個義工對來用餐的人都非常友善,也會結交到一些有愛心的朋友。』

  10歲小朋友撿碗筷跟著媽媽做公益

  記者在雨花齋看到一位10歲的小朋友,一直在幫忙撿碗筷送到後廚。經了解,小朋友是和媽媽一起來做義工的,而媽媽孫女士已經做了近三年了。孫女士告訴記者,自己通過朋友了解到雨花齋,一開始是捐一些家裡用不上的全新碗筷、鍋具等,後來一有時間就會來幫忙。『我家有兩個孩子,小兒子上學不久,我就趁他休息和寒暑假時,帶他一起來做義工。我希望給孩子傳播公益的思想。』孫女士說孩子來做義工後有了很大的改變,對家裡的老人更加尊敬了,家裡的家務也會主動分擔。

  記者了解到,哈市一些中小學校的老師也會鼓勵學生到雨花齋做社會實踐。李女士說,在雨花齋你會看到平時嘻嘻哈哈的孩子也有很認真的一面,家長給我們的反饋也非常好,都說孩子的進步很大。

  愛心人士捐贈 做義工小店已堅持近4年

  從早期在嵩山路比較小的店面,到現在擴大面積的撫順街店面,從最初17個義工到如今百餘位義工,小店的愛心午餐從未間斷,反而集聚了越來越多的能量。李女士說,雨花齋在哈爾濱已經快四年了,是身邊很多有這種意識的人集結起來做的。『初期也很難,需要的花銷很大,都是義工們自掏腰包。』

  在店裡,義工都是免費服務,用的米、面、油、菜很多都是愛心人士捐贈的。四菜一湯加主食,雨花齋每天的食材費用基本在200多元,再加上水費、電費、煤氣費等,『都來自善心人士的捐助』,每天會有7至10位義工在雨花齋忙碌。

  如今,雨花齋『互助、奉獻和感恩』的理念和規模在不斷擴大。李女士說:『我們相信眾人的愛心一定能讓雨花齋一直辦下去,也歡迎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來用餐。』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