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訊 (記者 王春穎)8日上午,2018年高考理科綜合考試結束。記者在考後采訪到了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三化學教師李鵬。李鵬老師就2018年高考全國卷二理綜化學試題做出了詳細分析。

李鵬老師說,2018年高考化學試題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試卷結構穩定,試題形式常規
試卷結構和以往相比沒有變化,試題形式也比較常規,主觀題仍然是工業流程、平衡原理綜合(化學平衡為主)、綜合實驗的組合形式,有機選修也仍然是框圖推斷的形式。
●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
試題中客觀題難度不大,考查到的基礎知識有常見無機物在生活中的用途、短周期常見元素的性質、阿伏加德羅常數、分散劑及催化劑定義、教材中原型實驗現象等,旨在引導考生在高三復習過程中應重視教材中的基礎性知識。
●深入考查各種能力
試題深入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第26題利用元素化合物性質綜合分析實際工業流程中各部分操作的目的及反應原理,第27題利用平衡理論選擇實際工業生產中催化劑、對實際數據進行科學解釋,第28題利用元素化合物性質對物質檢驗、測定等問題進行實驗設計或評價。另外試題還對考生的計算能力、化學用語書寫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體現核心素養
第13題形式常規,內容上卻比較陌生,要求學生對物質檢驗的要求和化學實驗中數據有效數字的意義等有較為深刻的理解,體現了化學學科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的核心素養。第28題中關於圖像的解析體現了證據推理的核心素養。第8題中對於熱點問題霧霾的形成原因的探討也體現了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選修部分仍然以考查本模塊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為主,試題形式常規,整體難度較低。
綜合來看,2018年高考化學試題會讓考生猜得到形式,卻猜不准內容,某些試題似曾相識卻又霧裡看花,整體難度並不大的選擇題個別選項猶如平靜水面下暗藏的漩渦,讓考生一不留神就會出現錯誤。只有在高三復習過程中重視基礎,培養能力,杜絕題海戰術,杜絕押題,完善知識體系,培養學科素養,纔能在高考中立於不敗之地。
【教師簡介】李鵬,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學院,博士,中學一級教師,全國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教練,所教學生多人進入黑龍江省省隊,並在國家比賽中獲金、銀、銅牌,獲得保送北大及中科大、復旦等名校降一本線錄取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