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理論文章
搜 索
理順關系全面推進地方機構改革
2018-06-26 09:34:3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海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深化地方機構改革是一場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改革,是對體制機制和機構職能的優化調整,是保證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安排,也是適應新的歷史方位的時代要求,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推動全面振興發展和現代化新龍江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地方機構改革是這場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場整體性、重構性的變革中,理順關系,再塑治理結構,對地方機構改革至關重要。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貫穿深化機構改革的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和『怎樣建設這個機構職能體系』的重大問題,不僅是機構改革論證設計的指導思想,也是機構改革組織實施的根本遵循,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是地方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地方黨委要加強對機構改革工作的領導,以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來引領和推進改革,形成統一高效的領導體制,切實履行推動改革的主體責任,牢牢樹立『四個意識』,確保改革部署上下貫通。地方機構改革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省市縣統籌、黨政群統籌,根據各層級黨委和政府的主要職責,合理調整和設置機構,理順權責關系,改革方案按程序報批後組織實施。

  二、理順中央與地方關系,積極推進地方機構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要注意邊實踐、邊總結,把好經驗運用好,周密組織地方機構改革,使中央和地方機構改革在工作部署、組織實施上有機銜接、有序推進,確保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取得全面勝利。 《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地方機構改革的意見》也明確要求,以有力的實際行動,壓茬推進改革任務落實,確保省市縣改革相互銜接、有序開展、形成整體效應。中央和地方機構改革的銜接聯動,關系到改革的整體成效。按照要求,一方面省(區、市)黨委職能部門和政府組成部門總體上要同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對應,另一方面賦予了地方更多的自主權,各地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因地制宜設置相關機構。本次地方機構改革要綜合考慮與國務院改革方案的銜接,相關職能部門的調整。隨著機構改革的深入推進,鼓勵地方因地制宜,根據自身職能特點進行改革創新的趨勢日益明顯。在規定動作以外,如何結合本地實際用好自主權,做好自選動作,合理設置相關職能機構、改革基層行政管理體制、增強地方的治理能力、提高辦事服務效率,考驗著地方機構改革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三、理順政府、市場、社會關系,有序推進地方機構改革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本次機構改革的目標導向。這要求打破傳統政府、市場、社會之間不合理的治理結構,科學界定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邊界,在發揮政府職能的同時,向市場和社會放權,充分激發市場和社會的活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地方機構改革都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的需要。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社會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原有機構設置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如一些地方政府對經濟領域的過多乾預,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供給的不足等。要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的作用,關鍵在於推動地方機構改革,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地方各級政府要徹底轉變職能,通過『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機構設置和調整與『放管服』改革相互結合,破除體制機構障礙,真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以地方行政審批改革為重點,打通『最後一公裡』的梗阻,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乾預,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以民生需求為重點,著力解決民生領域的突出矛盾、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加快建設政社分開、權責明確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地方政府職能轉變不是單向的改革,向市場和社會放權,需要市場和社會主體有能力承接政府轉移的職能。由於各地市場經濟和社會組織發展水平不同,推動地方機構改革要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實現政府與市場和社會主體的有機聯動。只有有序推進地方機構改革,纔能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助力。

  四、理順部門職能關系,系統推進地方機構改革

  本次機構改革,堅持問題導向,更加注重系統性。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我省地方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還存在不相適應的地方。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深化地方機構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下決心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和弊端,不斷增強推進改革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機構改革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而是整體的系統優化。要打破部門之間長期固話的權力和利益格局,解決部門之間職能交叉重疊問題,必須著眼全局,而非某個部門,要注重職能體系的系統性。注重系統性就是有統有分、有主有次、有分工有合作,從地方機構運行的整體效能出發,構建新的職能體系,該精簡的精簡,該整合的整合,不是為了精簡而精簡,為了整合而整合。新的職能體系要明確不同部門的職責范圍,通過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權力邊界,原則上一類事務盡可能由一個部門負責,對於部門間無法避免的職責交叉事務,要分清主次責任,需要多個部門管理的事務,主管部門負主要責任並加強協調配合。

  五、理順垂直管理與分級管理關系,協同推進地方機構改革

  加強垂直管理與分級管理的協同聯動,是地方機構改革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垂直機構是中央政府部門在地方設立的分支機構或派出機構,由中央負責,但在地方屬地范圍內開展工作,與地方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垂直機構行使職權離不開地方的協助和配合,同樣地方行使職權也需要垂直機構的協作,二者的協同聯動至關重要。因此,要以優化協同高效為原則,規范垂直管理體制和地方分級管理體制。具體而言中央設立垂直機構的同時,健全與地方的協作配合機制,地方機構改革明確權責,分級管理地方事務的同時,接受中央的指導、協調和監督,協同配合,實現治理體系的有效運轉。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黑龍江省深化機構改革 為龍江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專題】改革開放40年·40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