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訊(記者 劉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把人民群眾呼聲作為工作行動的『風向標』,對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提出的問題和隱患,逐項制定措施,立行立改,確保高標准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提出的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10餘萬噸污泥仍堆存嫩江行洪區內的問題,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嚴令各部門立即行動,立即整改。齊齊哈爾市住建局副局長李鴻波說:『督察組指出我市污泥堆放存在的問題後,我們立即開展崔門永久性污泥周轉場的建設工作,目前,已在崔門循環產業園完成了選址與規劃工作,6月20日開始進入施工的鑽探工作,21日開始進行施工圍岸的搭設,整個工程預計在8月30日之前全部完工,包括將原氧化溏內的污泥全部清運到新建的污泥周轉場內,以確保污泥不會對我市行洪區內產生新的污染,徹底解決環保隱患的問題。』
同時,中核齊齊哈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廠長申玉坤告訴記者:『在污泥周轉場建成後,我們將把所有的污泥全部轉運到崔門污泥處置場進行處理。為了防止在即將到來的雨季產生污泥外溢的狀況,我們對當前這個防滲臨時堆場的堤壩進行加高加固。待污泥全部清運之後,將對此處進行環境生態恢復。』
針對黑龍江昊華化工電石渣堆放未采取防滲措施的問題,昂昂溪區迅速行動,將新建永久性電石渣堆放場,實現無害化治理。電石渣堆場項目預計10月中旬完成。
黑龍江昊華化工有限公司科技處處長聶有東表示,我們已經對散落周邊的電石渣進行集中堆放,同時進行覆蓋、防雨、防塵的技術處理,杜絕因降雨而產生污染。並且也在開始著手建設永久性的防滲堆場,目前選址和設計招標工作已經完成。公司還將積極尋找符合環保要求的處理措施,將堆存電石渣盡快消化掉。另外,臨時租用農民土地的治理工作也已經展開,治理方案經過專家組論證,確定9月20日進場施工,對土壤進行無害化治理,力爭在2020年10月前完成。
齊齊哈爾市工信委副主任楊飛舟對記者說:『在下一步的整改過程中,我們會全程監督檢查,按照整改方案要求的內容,標准,時限進行細致認真的督導,督促企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整改工作中,確保整改工作保質、保量、保時限完成。』
然而,位於拜泉縣境內的雙陽河自然保護區卻存在企業侵佔保護區,違規建廠生產的情況。拜泉縣立即進行整改,將佔用保護區土地的企業進行有效遷出,恢復原有生態環境。當記者來到保護區時,看到整改企業波巴布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社員正在拆除侵佔保護區土地的食用菌大棚,為達到拆除標准,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長王玉偉和黑龍江雙陽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宋玉文一直堅持在現場指揮。波巴布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玉偉說:『當時對環保意識非常淡薄,而且當時在這裡建設時,也確實就是一門心思想搞建設,而且想帶動貧困戶致富,在環保方面沒有那麼多的考慮。這一次我們就是按照中央領導提出的環保要求,嚴格篩選地址,如果沒有達標的地方,我們堅決的不能去建設。』
拜泉縣委副書記、縣長榮軍告訴記者:『在市委工作會議之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工作要求,立即就存在的問題著手進行積極的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並且積極的推動整改工作,我們的食用菌企業在租用永久農機合作社的場地,目前所有機庫都建設的是冷庫,用於儲藏我們的木耳和蘑菇等菇類,也是在生產周期結束之後,隨著大棚一並拆除,然後進行整個植被的恢復。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無論是在新上的項目還是搞各項基本建設的時候,要把環境保護工作放在第一位,無論項目多重大,如果對環境保護有影響我們是不予考慮和研究的。』
烏裕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在『整改』中存在選擇性整改,做表面文章,工作不到位等問題,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批評。同時因富裕牧場與富裕縣結合部位存在大量垃圾和建築砂石,造成『垃圾圍城』的惡劣情況,引起了我市的高度重視,並責成富裕縣端正態度,立行立改。
雖然富裕縣正在迎接國家第三方脫貧評估驗收,但富裕縣依舊將環保督查『回頭看』所涉及的整改問題和信訪案件列為重中之重的大事,縣領導第一時間與富裕牧場主要領導進行溝通,確認邊界、明晰責任、梳理問題,同時就垃圾清理、建築砂石堆放等問題,部署相關部門立即進行整改。
富裕縣副縣長梁春華表示,中央環保督察組入駐咱們齊齊哈爾以來對我們富裕縣提出了部分問題,我們現在立行立改,接到件以後,我們立即行動要求各個部門盡快徹底的把問題解決掉,還老百姓一個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從全縣的角度將各個鄉鎮、城區、城鄉結合部的盲點、薄弱環節再進一步的排查,同時建立一個長效的管理機制,確保以後不出現環境造髒的現象。
龍沙區紅星垃圾填埋場項目是1998年進行立項申報,經齊齊哈爾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城區生活垃圾填埋場。根據生態建設和城市發展需要,為了給市民打造良好的生活環境,2015年市政府決定對垃圾山進行搬遷外運,2016年開始實施,現在處於垃圾篩分處置過程中。市民反映,龍沙區紅星垃圾填埋場,影響周邊學校學生學習和周邊小區居民的生活,應盡快清運走。
記者來到紅星垃圾填埋場清運現場時,看到場內工程作業車正在進行作業,垃圾山已經有了巨大的缺口,進行過篩分處理的垃圾在現場分類存放。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垃圾山總面積為80萬立方米,通過現場的分選,將建築垃圾、腐殖土和輕質物分別分選出來,既做到了整體垃圾山的減量化,更做到了所有資源的資源化利用,同時建立配套項目,實現以垃圾分類、可回收再利用、焚燒創造可利用能源的辦法,為我們的環境建設和資源利用實實在在的做件好事,目前已完成垃圾處置量23萬立方米。
?至於何時能將垃圾山全部搬離城市中心,垃圾篩分後的用途,市重點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人王竹春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目前正在加大人員的投入和設備的增加,按照政府的規定時間,計劃在2019年的6月30日完成這項工作,為整體區域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也為齊齊哈爾環境建設和生態保護,做出我們應該做的實事。對於篩分後得到的產物,王竹春告訴記者:『建築垃圾可以按其固有性質,進行合理的資源使用,腐殖土在檢測指標完全達標的情況下可作為林地用土、綠化用土、垃圾填埋場的覆蓋用土,輕質物由於熱值非常高,可以為下一步建廠電廠作為燃燒原料,徹底做到資源化整合,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