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日訊 1日,哈爾濱地鐵3號線二期出入段線盾構區間右線『洞通』,左線『洞通』8月份完成。此區間內,盾構機從紅星村安通地鐵車輛段(地鐵3號線車庫)出發,長距離下穿穿越棚戶區、信義溝河道,鐵路橋進入安通街,預計明年9月實現地鐵車庫到汽輪機廠站、進鄉街站等兩處地鐵車站間的『洞通』。
8月份完成區間盾構施工
哈爾濱市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工程項目經理王繼峰介紹,地鐵3號線車庫至車站間的出入段線區間施工,采用『八』字線與正線接軌,連接正線區間線路與『地鐵車庫』,總長約2. 5公裡,其中盾構施工1. 8公裡,其餘是人工暗挖和明挖進行施工。
出入段線盾構區間隧道設計為單洞單線雙線隧道。區間隧道采用2臺土壓平衡盾構機施工,長距離下穿穿越棚戶區及信義溝河道,穿越既有鐵路橋進入安通街,沿安通街道路敷設,最終由盾構1#、2#接收井接收。盾構區間左右線均為全線最長盾構區間。
出入段線左線盾構區間設計總計1418環,截至目前完成1108環掘進拼裝施工任務,剩餘310環,預計8月中旬完成施工任務。預計明年9月實現地鐵車庫到汽輪機廠站、進鄉街站等兩處地鐵車站間的『洞通』。
下穿棚戶區最淺距離1.47米
地鐵3號線『地鐵車庫』至車站區間,地理條件復雜,需要克服困難,下穿有人居住的棚戶區、有水流淌的信義溝河道,正在運營的鐵路橋、有高壓電的電塔和電線杆等。
其中,盾構區間下穿棚戶區,共計長度910米。該處棚戶區房屋屬紅星村管轄,總計256棟房屋,住戶以留守老人、出租戶、商販、門面房、小作坊等為主,加之地域比較偏僻,人員極為復雜。棚戶區房屋又主要為淺埋條基或無基礎搭建,1-3層不等、房屋基礎差、房屋修建時間較早,從外觀查看房屋均不同程度存在裂縫。
針對此情況,地鐵施工中利用雷達探測儀對棚戶區房屋地面進行了全面掃描,探測地下室、菜窖、管道等空洞;對區間下穿施工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研究施工過程對棚戶區房屋的影響。此外,通過協商,盾構穿越施工過程中住戶進行臨時騰遷,引進新型材料控制地面沈降、減慢盾構機掘進速度、24小時巡查、地上地下人員聯動等等,進行房屋棚戶區地下室基礎距隧道頂埋深最淺處距離僅為1. 47米的地下穿行。
此外,盾構穿越鐵路橋及信義溝河道,項目部提早與哈爾濱鐵路局、哈爾濱內河辦辦理相關手續,施工前完成各項手續辦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