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檢察分院 啟動首項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
2018-07-09 09:18: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9日訊 日前,大興安嶺檢察分院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檢察院簽署《關於加強生態檢察區域協作服務和保障大興安嶺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標志著兩省區檢察機關首項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正式啟動,這也是興安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服務發展環境的又一重要舉措。

  省委提出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要求以來,大興安嶺檢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刀刃向內,立足檢察職能、綜合施策,成立組織機構,出臺實施方案,開展調研走訪,制定負面責任清單二十條,強力解決各類司法不公平、不規范、不文明問題,將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與檢察工作融合開展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為提高窗口服務質量和水平,該院著力構建『一站式服務』檢察服務體系,先後完成了信訪接待大廳、案管中心標准化改建工程,添置了自助查詢一體機等服務設備,設立了作風整頓舉報信箱、電話、郵箱,細化了『五零』承諾服務,出臺了規范化服務意見,推進『智慧檢務』拓展了服務載體。轄內各基層院及派駐檢察室結合實際,開展了上門征求企業意見,送法下鄉鎮、進社區、入村屯普法系列活動,得到林區百姓的普遍認可。

  近年來,該院聚焦大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定位,以司法辦案為核心,著力加強生態檢察工作,助力打造大興安嶺『兩座金山銀山』,為興安林區乃至全國發展提供生態保障。2016年末組織查辦了甘河流域非法采砂破壞資源環境案件,28人受到刑事或行政處罰,提出了綜合性整治恢復方案獲得黨委政府高度認可,2017年末加格達奇甘河國家濕地公園項目獲批,項目佔地2042.1公頃、總投資8782萬元,甘河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2017年在全區試點開展『補植復綠』生態修復工程,累計恢復林地超過1100畝。2017年以來,該院以公益訴訟為主要抓手服務發展和民生,重點辦理資源環境保護和食藥安全領域案件,累計收集公益訴訟線索45件,其中13件進入訴前程序,保護公共利益效果初步顯現。

  今年年初以來,該院對接地委『法治興安三年方案』『七大攻堅戰』要求,突出以法律監督主責主業服務優化發展環境。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楊成軍就此提出『整體法律監督觀』,即整合內部監督職能,建立以公益訴訟、行政執法活動監督為核心紐帶,各業務部門全程參與的一體化監督模式,形成多渠道聯合查辦機制,以偵查思維開展監督,實施監督線索案件化辦理,對重大監督線索實行統一經營管理,必將推動興安檢察機關服務發展環境工作再現新成效。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