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4日訊 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多措並舉加強史前岩畫的保護工作,使其科學展示,滿足公眾需求,更好地服務於林區經濟發展。
據了解,從2011年以來,隱藏在廣袤大興安嶺密林深處的史前岩畫被頻繁發現,大興安嶺宣傳文化工作人員和考古人員先後在呼中、新林、加格達奇等12個縣區林業局發現了39處岩畫遺址,岩畫總幅數近4050幅,成為目前全省發現岩畫數量最多、區域最廣、歷史最久、內容最豐富的地市。經中國岩畫專家組現場考察確認,大興安嶺岩畫為距今10000年左右的舊石器晚期繪制,為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岩畫。
為科學管理保護岩畫,2015年大興安嶺地委、行署在漠河縣北極村籌建了東北三省唯一的岩畫館,填補了東北地區岩畫遺存場館建設的空白。同時,制定多項舉措對大興安嶺南麓的旅游景區天臺山岩畫進行保護。一是建設岩畫觀景平臺,對游客進行有效隔離。在保障游客安全的同時避免游人直接觸摸岩畫,對岩畫造成損害。參觀時游人還可以通過仿制圖片及電子觀測設備欣賞岩畫。二是設立岩畫保護屏風,采用特殊材質對天臺山岩畫進行遮罩,避免風吹、雨淋、日曬對岩畫的破壞。三是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天臺山岩畫進行全方位監控保護,防止人為破壞情況的發生。
責任編輯:彭佳麗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