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建設海綿城市實施水生態保護 推進城市『雙修』提昇環境質量
2018-07-13 08:53:5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邢漢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13日訊 哈爾濱市獲批國家第二批『城市雙修』試點城市以來,通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方式,讓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下一步,哈市將加速推進城市『雙修』工作,『城市病』將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環境質量明顯提昇。

  近日,記者在群力健康生態園看到,公園的景觀和配套設施十分完善,唯一與普通公園不同的是園內綠地裡鋪設了一條條石子道路,通向一處處小型蓄水池,而這些蓄水池上又建設了棧道、涼亭等設施,形成了新景觀。『這個公園的最大特色是全園雨水不外排,降雨後,雨水滲透到石子路下,通過淺排管被收集過濾後滲入調蓄池,調蓄池內儲存的水平時可用於補充綠化噴灌用水供園區循環使用。』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首次被引入公園建設中,為哈市其他新建公園及城市原有公園改造提供了范本。哈市近期迎來短時急降雨天氣,群力健康生態園、華南城C5地塊兩個海綿城市項目不僅充分消納了園區自身范圍內的雨水,同時對周邊一定區域內降雨也有輔助消納作用。

  據悉,海綿城市建設是助推『城市雙修』的有力舉措,哈爾濱市將力爭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為加速推進『城市雙修』工作,哈市將進一步加強『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加強對何家溝、信義溝、馬家溝、阿什河『三溝一河』及其他黑臭水體的綜合治理。實施控源截污,強化排水口、管道和檢查井的系統治理,科學開展水體清淤,恢復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和流動性,堅決控制新黑臭水體出現。同時,哈市將完善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創建『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大力推進三圈層生態防護林、十條水系岸線景觀帶、十四條公路風景林、七片森林式楔形綠地建設,大幅度增加近郊森林公園和城市楔形綠地面積。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5%,綠化覆蓋率達到40%。

  此外,哈市將進一步完善濕地生態系統,構建城市輸氧林、通風廊,劃定水體保護線、綠地系統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加強對『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的保護和科學合理利用。強力推進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地下綜合管廊在建及運營裡程達到100公裡。加快推進以燃氣和電力為主的清潔能源應用,有條件的地區利用地熱能、太陽能、沼氣、秸稈成型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分散燃煤。實現機械化清冰雪全覆蓋,大力推進綠色清冰雪,主次乾道清冰雪機械化率達到100%。

  據介紹,哈市還將推行『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規劃布局理念,打通斷頭路,完善微循環。加快形成地上地下連接、江南江北貫通、內外交通無縫對接的便捷高效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加快鐵路、空港等設施建設,高標准完成哈爾濱火車站綜合改造及市政配套工程。完善快速路、主次乾路、支路搭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盡快發揮軌道交通成網運行的綜合效益。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