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秸稈還田免耕播種 農業專家論道黑龍江農業
2018-07-24 20:35:4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24日訊(記者 王亮)『秸稈還田免耕播種技術在黑龍江省推廣應用中,秸稈當年可大部分腐解、秸稈覆蓋免耕播種具有作業環少。』23日,參與黑龍江省玉米秸稈還田免耕播種現場觀摩與技術研討會的專家們廣泛認為,連續多年秸稈還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並且連續多年實施玉米秸稈還田地塊未見明顯病、蟲、草害。

  23日,與會的農業農村部保護性耕作中心、農業農村部保護性耕作中心黑龍江分中心、黑土地保護與利用聯盟的專家以及三個免耕播種機生產企業和省農機推廣系統的一線試驗示范工作人員在佳木斯市通過現場觀摩、學術交流等方式對秸稈還田免耕播種技術在推廣應用中的實施效果、存在問題及有效措施進行了廣泛研討。

  與會專家廣泛認為,秸稈當年可大部分腐解,並且秸稈還田後腐解程度高,腐解程度隨積溫降低而降低,且與降雨量、還田方式有關;同時,連續多年秸稈還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連續3年以上進行秸稈還田,土壤有機質含量每年可提高0.023%。秸稈腐解後形成許多孔隙,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利於根系下紮,提高了作物的抗旱、抗倒伏能力。

  除此之外,秸稈還田免耕播種技術還具有覆蓋免耕播種具有作業環節少,動土少、保?好的特點。但因地表下5CM的溫度較常規地塊低1–3℃,種子發芽較常規慢7天左右,由於保溫保濕效果好,夜間土壤溫度降低較慢,晝夜溫差減少2-3℃,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為作物後期的生長發育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通過實施『一翻(松)兩免(卡)』耕作技術可以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連續三年為一個周期,以秸稈機械翻埋後兩年免耕播種模式為主線,推進玉米秸稈還田可以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益。

  專家表示,玉米秸稈還田免耕播種技術實施要農機農藝融合,要綜合施策標准化作業。連續多年實施玉米秸稈還田地塊未見明顯病、蟲、草害。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