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日訊 非法采砂破壞河道環境,肇源落實多項舉措推進防治沿江濕地內非法采砂頑疾,實現了保護區內23處采砂堆放點的110萬立方米江砂全部清運出保護區,對全縣沿江60艘采砂船采取集中停靠管理,並全面停止發放采砂許可證,有效解決了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違法采砂問題。
據悉,2016年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我省督察期間,發現肇源沿江濕地保護區內存在非法采砂對河道破壞嚴重問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重點專項工作,組織制定細化方案,責成肇源堅決整改。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肇源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違法采砂整治工作推進措施,肇源縣委縣政府履行屬地責任,多次召開常務會議、專題會議等,聽取違法采砂整改情況匯報,問題逐一解決。
肇源縣迅速成立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違法采砂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並由濕地、水務、公安、海事、環保、交通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大隊,打擊違法采砂行為『百日攻堅戰』在肇源縣擂響。執法大隊對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所有采砂行為進行全面治理,采取24小時巡查制度,全天候進行水、路兩棲巡查,發現一起,打擊一起。對沿江采砂船只全部實行靠港檢查,集中停靠管理,加裝鎖具,離港航運必須申請,並在工作人員的監督下拆除采砂設備後方可離港。
肇源縣還積極借鑒先進城市經驗,努力建立違法采砂治理長效機制,先後到長江沿線的安徽省蕪湖市、銅陵市等地,學習治理違法采砂工作經驗。通過學習並結合本地實際,肇源縣制定出臺《肇源縣全面禁止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采砂行為百日攻堅戰工作方案》,發布了《關於全面禁止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違法采砂行為通告》,對違法采砂問題整改實行全方位推進。為了鞏固整改成果,肇源縣又制定出臺《全面深化肇源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方案》,成立了治理沿江濕地違法采砂辦公室,配備執法車輛3臺,調撥執法船1艘,執法快艇2艘。
標本兼治,效果凸顯。在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共同努力下,肇源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違法采砂問題得到整體有效解決。2017年2月20日,保護區內23處采砂堆放點的110萬立方米江砂全部清運出保護區;2017年8月25日,對全縣沿江60艘采砂船采取集中停靠管理。同時,依法廢止4份河道清淤合同,廢止了《肇源縣松花江乾流河道采砂管理規劃(2015-2018年)》,全面停止發放采砂許可證。同時,我省對該項問題中發現的發現的失職瀆職、監管不力等相關乾部實行嚴肅問責,7名相關責任人分別予以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等處分。目前,肇源縣正全面加強執法打擊力度,鞏固防治非法采砂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