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8月3日訊 晶瑩剔透、軟綿甜香,提起五常大米,可有眾多『國家級頭銜』:『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名牌產品』、『中國名牌農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在《舌尖2》中更是受到高度贊賞:『五常大米是中國最好吃的大米』。40年來,五常市推進五常大米品牌建設戰略,形成米企、稻農、消費者三者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條,為龍江第一綠色產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米的種植之路確地塊確種子確藥劑
在五常物聯網中心內,工作人員都緊盯著一個大屏幕,監測著附近水稻的生長情況。『我們是24小時「直播」,一共有300個監測點,從育苗到收獲,誰家往地裡投放啥,苗長啥情況,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五常市農業推廣中心主任宋德旭介紹。原來的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現在可通過高新科技對水稻進行人為乾預。村民只要下載手機APP,就能看水稻長勢,設置的高倍顯微鏡能看清每個稻苗的紋理,甚至上面的一個小蟲子。如果發生了病蟲害,五常市農業技術專家還能直播指導。
五常大米是如何保質保量『出爐』的?宋主任告訴記者,首先是確地塊。將70萬農民每家每戶水田面積數確定出來,每家每戶的地塊信息都與農戶的身份證綁定,通過掃描農戶身份證信息保證農戶水稻的生產量與地塊是匹配的。其次是確種子。授權15家種企,只有在這15家種企購買的種子確認是稻花香2號的種子,購買時必須用身份證,按照每畝5斤實時發放種子的量,保證地塊是五常本地地塊,種子是五常稻花香2號原種,地塊與種子相互匹配最終實現總量控制,分戶核算。第三,就是確投入品。目的就是引導農戶與企業在種植過程中在怎樣用好肥,怎樣用好藥劑,結合每年的測土配方,指導農民合理的施肥用藥。
大米的生產之路五常米都有『身份證』
從田園到餐桌,五常米實行流程化管理。不用除草劑和化學肥料,一體原生態種植方式,需經過二十六道工序嚴格把控,全程監管。而對五常加入溯源米業的企業加工的大米必須進行檢測,米企按批次生產,市場監管部門每批次必檢。
合格後,就要開始在每袋大米上上『身份證』了。身份證就是二維碼,包括A碼B碼。A、B碼是相互關聯的,破壞掉任何一個碼,整袋大米或者整箱大米就作廢了。而且是一物一碼,每一個包裝都有單獨的A、B碼,絕對不允許重復使用。福碼采用的技術高端,不會被復制與串改信息,信息量充足。激活後消費者可掃出加工日期,保質期,包括生產加工信息,春耕,田間管理和秋收收割等信息。
大米的電商之路五常進入『互聯網+農業』2.0時代
隨著『舌尖2』的播出,五常大米更是受到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青睞。五常大米也進入了『互聯網+農業』2.0時代。由政府牽頭,與阿裡巴巴集團合作成立了五常大米官方旗艦店,在上面上架的大米都是經過溯源出來保真的五常大米。五常市政府還在天貓上組織了稻田認籌項目『專屬農場』,買家認籌一分或二分五常稻田,便可享受全年按月寄送五常大米的服務,還有雜糧作為贈品。
除此之外,還建設了五常臻米網,是五常政府指定的唯一官方網站,裡面的內容將加入溯源體系的二百九十多家企業的信息透明化。消費者可以通過官網查詢米企的加工信息、生產批次、法人代表以及加工大米的水稻來源於哪個村,將信息公開化,五常大米全國銷售分布圖,為米企第二年的主攻方向提供信息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