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8月4日訊 距哈市雙城區11公裡處,一座現代化村鎮正日漸崛起。7月26日,雙城區聯興鎮的一處物流基地現場一片繁忙景象,2萬多平方米的庫房裡,裝卸機器正『忙碌』而有序的分揀、運輸。改革開放40年來,這樣的物流基地如春筍般出現,聯興鎮也借助良好的物流條件,開展裝備制造和食品加工等產業化生產,如今財政收入連續10年突破千萬元大關,聯興鎮日益成為雙城經濟強鎮,哈南重鎮。
現代物流基地輻射全國
聯興鎮位於雙城區東部,始建於1970年。最初農民以種地和畜牧為主。隨著經濟發展,借助哈南重要交通節點的優勢,開始大力建設現代物流園。不但有雙青、雙五、雙周3條地方公路和『同三』高速公路(G010)穿鎮而過,且『同三』高速公路雙城出入口設在鎮內。
有了這麼好的區位優勢,2010年,聯興鎮在高速路口謀劃闢建了4.75平方公裡項目園區。走進龍港物流基地,2萬多個高架貨位,數千平倉貨位,高架庫房立體存放4至5層貨物,配備德國永恆力前移式高架叉車和平衡重式叉車,實現裝卸碼垛機械化、標准化。公司廠區庫區辦公區全面布設監控器,全方位24小時實時監控;專人負責專項記錄的防鼠、防蟲、防潮、防火制度和設施。建成了以哈爾濱為核心,以北方中心城市為分中心,覆蓋東北、輻射全國各地的物流服務網絡。
歷經10餘年發展,目前,聯興項目園區已入駐企業20多家,企業投資總額達30多億元,轉移勞動力2千多人。財政收入連續10年突破千萬元大關。
組建40多個專業合作社
大力發展物流產業的同時,聯興鎮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目前全鎮組建了興農鑫垚、安家民發、興結紅爽等農業專業合作社40多個。通過合作組織建設,現在全鎮規模經營達到2萬多畝。同時,全鎮建千頭牛場5個,百頭規模以上牛場8個。積極組織動員養殖戶進場集中飼養,目前奶牛集中飼養規模達4千多頭,佔存欄的95%以上。
全鎮培育了興功村3棟5畝藍莓果示范園、興結村20畝苹果采摘園、安強村500畝有機馬鈴薯基地以及慶華村10萬只大鵝屠宰、安家村百萬把笤帚加工、永躍千萬元產值廢品收購等一大批特色鮮明的、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在貧困村興功村引進了234萬元塑料制品加工項目,目前項目已開始試運行,將通過吸納貧困戶務工和企業分紅等形式拉動貧困戶脫貧進程。同時,為貧困戶量身定制了小型養殖、庭院種植、勞務輸出和政策扶植等4個覆蓋116多戶的產業扶貧措施。
溝清路淨樹綠花香
40年的變化是巨大的,聯興鎮相繼融資3千多萬元,實現鎮村道路硬化率100%,村屯街巷路硬化率100%,街道邊溝硬化率100%,自來水入戶率100%。有線電視、電話、光纖全覆蓋;村活動室、活動廣場、農民之家實現全覆蓋;並在興農、興團拓建標准化示范街2條;完成興農、興團2個村整村亮化,其餘6個村主街道亮化。現在的聯興鎮溝清路淨樹綠花香,群眾生活條件優越,滿意度幸福感明顯。
目前,聯興鎮有省級扶貧村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16戶345人,其中已脫貧99戶297人,未脫貧17戶48人。建立一對一幫扶措施,加大幫扶力度,資助6名貧困高中生7000元;改造貧困戶危房13戶;為1戶遭遇車禍貧困戶捐款6000多元;累計為貧困戶送去慰問金和生活用品價值4萬多元。在此基礎上,協調天下溪食品企業,簽約帶動42貧困戶分紅脫貧;引進大型農業合作社對10戶貧困戶簽訂流轉合同,約定每畝保底650元,秋收後盈利部分企業對貧困戶進行二次分紅。
火紅的秧歌扇,鏗鏘緊湊的鼓點,看著喜慶的秧歌舞和村民的笑臉,就像看到了聯興鎮的2萬人口,正沿著幸福的康莊大道走向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