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4日訊(記者 許諾 莊園 李澄 郭麗穎)4日,『黑土地的紅飄帶』——追尋英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三五紅色聯盟宣講團』大型尋訪活動深入齊齊哈爾市西滿英烈紀念館、和平廣場,在雨中緬懷英烈。

宣講團在和平廣場。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王軍留下拍攝鑲嵌在抗戰牆上的抗戰老戰士手印。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4日的齊齊哈爾陰雨綿綿,這並未阻擋宣講團的熱情。89歲高齡的抗聯老戰士王濟堂率先走在最前面,小記者們也緊跟其後。宣講團的成員們冒雨首先走進和平廣場,在抗戰紀念牆手印牆邊,鑲嵌在抗戰牆上的抗戰老戰士手印,東北民主聯軍將領王明貴之子王曉江找到了父親的手印,用自己的手深深的握住了父親的手印,此時的他十分哽咽。

王明貴之子王曉江向講解員張志超贈送書籍。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在齊齊哈爾市和平廣場映入眼簾的就是高達37米的勝利紀念碑,這象征著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整個的碑造型取『鑄劍為犁』之意,象征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隨後,宣講團來到齊齊哈爾西滿英烈紀念館緬懷英烈。西滿英烈紀念館位於齊齊哈爾市南山公園風景區內。在老戰士王濟堂的引薦下,西滿英烈紀念館的講解員張志超見到了趙尚志的外甥趙加壯、王明貴之子王曉江,『西滿英烈紀念館展現的是中共西滿分局、西滿軍區在東北解放戰爭中的豐功偉績,也展現了喋血西滿為人民解放事業而犧牲的英烈,這裡記載著無數英雄的壯烈和不朽。『我當了幾年的講解員,第一次見到我所解說的英烈後代,這讓我十分激動。』張志超說,他們猶如一部部史書、一部部傳記,流溢著烽火硝煙中獨特的悲壯美,英烈們留給後人的是憾人心魄的血色記憶。這裡的每一件文物都誠實地保留著每場戰爭的氣息,每一幅圖片都清晰地記憶著戰爭年代的壯麗深情,每一份史料都翔實地載錄著英烈們的大義凜然。

宣講團團長王軍向西滿英烈紀念館贈書。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王曉江再次來到父親的展板前,向小記者們滔滔不絕、滿腔激情地講起父親的故事。王曉江等人在展廳中,認真聆聽講解員介紹中共西滿分局、西滿軍區組建的歷史背景、光輝歷程以及四戰四平、遼沈戰役、馬仁興、王大化等烈士事跡。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一件件令人震撼的實物、一座座威武雄壯的雕像,讓大家深受感染,在展廳裡,聲、光、電三位一體的沙盤及圖像,生動呈現出那段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難忘歲月。

講解員講解,小記者認真記錄。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從館內緩緩走出,大家又冒著雨緩步進入革命烈士陵園,列隊肅立,懷著崇高的敬意向革命烈士默哀,向革命烈士致以深深的敬意。活動後,『三五紅色聯盟宣講團』與西滿英烈紀念館互相贈送了書籍,並簽字留念。

小記者們在館內參觀。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作為此次宣講團的帶頭人,黑龍江三五將軍文化館館長王軍一身朴素的衣著,一頭花白的銀發,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有著軍人的高尚操守和堅定政治定力,此次他為了『黑土地的紅飄帶』——追尋英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三五紅色聯盟宣講團』大型尋訪活動再次『出山』,起早貪晚、加班加點地策劃了此次大型活動。用他的話說,越潛入史料中越被烈士的事跡所感染,深覺責任重大、有義務將他們的事跡挖掘出來展現給後人,希望此次同行的東北網小記者們將一個個紀念館變成豐盈的紅色基因庫、褒揚英烈的紅色基地。
隨後,宣講團驅車150公裡,來到了大慶市鐵人王進喜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