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改革開放40年]網紅村,品江魚
2018-08-11 15:0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1日訊(記者 侯巍)名山鎮,黑龍江東北邊陲的一個小鎮,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十月區隔江相望,依托邊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改革開放的號角下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風情小鎮,正散發著淳朴清香。8月2日,記者隨著改革開放40年報道組走近名山鎮,感受名山鎮的巨大發展變化。

江紅村富裕了,百姓幸福指數更高了。

  江畔小漁村的華麗轉身

  八月的中俄界江黑龍江,江水豐沛,兩岸樹木蔥蘢。名山鎮江紅村就坐落在黑龍江江畔,以前曾經靠天吃飯的江紅村以農業和漁業為主,村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年均收入不足萬元。如今,走在江紅村內,整潔村貌令人耳目一新,水泥路面延伸到村外,一戶戶農家院房前屋後農作物長勢良好,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有線電視及路燈,院外花紅柳綠,院內乾淨整潔,住著大瓦房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7000元。村子美麗了,村民日子也越過有奔頭,越過越有勁。不僅如此,每年慕名而來的全國各地游客不計其數,原先只會打漁、種地的小村莊逐漸建設成一個充滿中俄風情的旅游小鎮,成為了網紅村。

乾淨的江紅村令人耳目一新。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來,嘗嘗我拌的殺生魚,這是特色菜。』在江紅村的一家魚館裡,老板熱情招呼記者。從江紅村向北不足幾百米的距離,沿江有幾座彩鋼房經營著魚館。村長趙長龍向記者介紹說,現在村裡有5家魚館,以前是村裡漁民,靠打魚為生,現在是飯店老板。魚館生意經營的風聲水起,收入也翻了好幾番。每年,從開江到封江的5月到11月裡,臨江魚館就成了游客品嘗江魚和瀏覽黑龍江原始風貌的好地方。

江紅村的殺生魚涼菜。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在沿江景觀帶上,一面望著滾滾流淌的黑龍江,一面品嘗特色殺生魚,黑龍江界江『魚滋米味』的壯美風情盡情展現。

黑龍江畔的魚館。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從打漁村到旅游村江紅村盡享國家改革紅利,華麗轉身。江紅村僅僅是名山鎮打造的風情小鎮之一,2015年,名山鎮被環境保護部評為全國宜居小鎮,在2016年確定為全國重點小鎮、省旅游名鎮,在2017年8月份被國家住建部評為全國特色小鎮,全鎮各村全部被評為文明村。

  蘿北口岸蓄勢待發

  8月2日,在中俄互市貿易區內,2000平方米的貨架上擺滿了巧克力、糖果、面粉、咖啡、蜂蜜等受國內消費者喜愛的俄羅斯商品,吸引了很多的顧客。在名山鎮俄羅斯貨並不新鮮,作為邊境口岸城鎮,兩國邊民貿易由來已久。如今,在互市貿易區俄方公民可持簡化手續進入此貿易區,中國公民可自由進出互市貿易區,在這裡既可以購買到別具特色的俄羅斯及猶太人的商品,又可以親身以體驗與外國人做生意的樂趣。

名山互市貿易區。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中俄貿易區的便捷得益於貿易區對面蘿北口岸,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與阿穆爾捷特口岸相距僅800米,是省內沿黑龍江邊境距離最近的一對口岸。目前,口岸基礎設施完善,夏有擺渡船,冬有浮橋,年貨運碼頭吞吐量20萬噸,年過客5萬人次。

蘿北口岸。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蘿北縣位於黑龍江中下游黃金水道的有利位置,水深流穩,江面開闊,5000噸級船舶可自由?入名山港,上行可達黑河和布拉戈維申斯克,下行可至撫遠和哈巴羅夫斯克,沿黑龍江出海,經韃靼海峽可開展對韓、日等國的國際貨物運輸,是江海聯運的最佳起始點。俄羅斯礦石、板材、大豆等物產源源不斷從口岸進入,國內大型農機具和大量食品、蔬菜運往俄羅斯。

  近年來,地處黑龍江省對外開放前沿,擁有『北國邊陲明珠』頭銜的名山鎮,正以建設龍江絲綢之路帶重要節點為目標,依托對俄貿易優勢,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大力加快推進旅游名鎮、商貿鄉鎮、生態強鎮、風情小鎮建設。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十縣十鄉十企』典型報道

【專題】改革開放40年·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