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3日訊 去年以來,我省煤炭安全生產事故頻發,小煤礦成為事故多發地帶。據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煤礦發生傷亡事故7起、死亡32人,雖同比減少5起、9人,但煤礦事故死亡人數仍居全國第四,重大事故起數全國第一,百萬噸死亡率0.501,是全國百萬噸死亡率0.106的4.7倍。今年1~6月份,全省煤礦發生傷亡事故7起、死亡19人,同比增加5起、1人,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居全國第二,較大事故起數全國第一,百萬噸死亡率0.673。
據悉,我省現有15萬噸/年以下礦井424處,小煤礦數量佔全省煤礦總數60%多,但其統計上報的煤炭產量卻只佔全省煤炭產能的10%左右。檢查發現,我省一些地方小煤礦缺乏依法辦礦、依法管礦意識,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嚴不細,工人不培訓就下井,隱患排查不徹底,安全生產問題十分突出,淘汰落後產能迫在眉睫。
省委省政府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非常重視,對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作出具體部署。省政府安委會出臺全省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方案,組織公安、國土資源、安監、煤管、煤監、法院、檢察院、紀委監委等部門,組成打非治違、聯合檢查、聯合督察、追責問責等工作組開展煤礦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嚴格復產復工驗收標准,深入排查治理隱患、嚴厲打擊非法行為,對隱患問題突出和發生事故的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及人員追責問責,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雞西市從嚴安全監管,對生產礦井建立了煤礦開工承諾書制度,對違反承諾的一律頂格重罰,直至關閉。組織開展『回頭看』安全大檢查,實行動態達標,確保安全生產;對停產礦井實行『五人聯保』措施,采取停止供電、停止供應火工品等措施,堅決杜絕擅自組織生產等行為;對改造礦井實行重點監管,嚴格標准把關,嚴防以改擴建、技術改造為名逃避關閉;對已關閉的小煤礦,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現場檢查驗收,政府主要負責人簽字,確保達到關井標准,嚴防死灰復燃。
鶴崗市確立了不符合政策的『五必去』和煤礦企業自身能力不足的『四必關』原則,其中煤與瓦斯突出、地質條件復雜、強衝擊地壓等災害隱患嚴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達不到安全生產質量標准化三級的『必去』;不能實現機械化開采的『必去』。安全投入不足,無資金擴儲、置換產能和進行技改投入的『必關』;不具備煤礦管理資質、管理水平低,導致煤礦管理混亂的『必關』。
七臺河市成立打非治違、聯合檢查、聯合督察、追責問責4個專項工作組,采取人防、制防、技防等綜合措施,突擊檢查、隨機抽查,並采用無人機、網上動態監控等輔助手段,強化對煤礦的安全監管執法,嚴厲打擊煤礦違法違規行為。相繼開展了復產復工礦井『回頭看』、煤礦安全生產『百日攻堅戰』、煤礦生產秩序及『一通三防』『雨季三防』、安全培訓、機電運輸等專項檢查,堵塞安全漏洞。今年以來累計發現煤礦安全生產問題9400餘條,處罰1200餘萬元。
雙鴨山市嚴格整治驗收標准和程序,落實全程影像留痕、現場跟蹤督導、省級專家評估把關、市長簽字背書等工作措施,倒逼不符合安全標准的煤礦關閉退出;嚴厲打擊煤礦非法違法生產建設行為,防止退出煤礦上演『最後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