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博覽多元藝術激活文化基因 第十三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開幕側記
2018-08-24 07:04:0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寧舒 蔣國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3日,第十三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盛大啟幕。

  黑龍江日報8月24日訊 8月的黑龍江天高地闊,風清氣爽。23日清晨,伴隨著第十三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開幕,來自十幾個國家、20餘個省市的展商及展團雲集哈爾濱,10萬餘件琳琅滿目的文化產品充分顯示了文化產業的創新與活力,同時也標志著文博會的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開放打造國際交流平臺

  觀書畫文玩,賞瓷器木雕,鑒紫砂玉石,品四海茶香……本屆文博會室內展覽規模4.8萬平方米,設置文化交流、文化龍江、文化融合、文化品牌四個展區,展位1700餘個,薈萃1100餘家知名企業以及100餘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帶來的10萬餘件藝術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在景德鎮瓷器展區,窯變釉技藝傳承人何淑輝正在接待她的黑龍江老客戶,去年她參加龍江文博會,收獲滿滿。今年,她帶來了更多的產品,大到一米五高的紫銅大馬和直徑一米的粉彩瓷桌,小到巴掌大的小擺件和茶杯,共計兩百多件作品。其中既有何淑輝與丈夫的原創,也有他們經銷的商品。她笑著說:『我對這裡特別有信心,也的確碰到了許多知音。』

  據介紹,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自2006年創辦以來,持續推進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國際化,在國內和周邊國家產生了積極影響。本屆文博會以『深化龍粵合作,建設文化大省』為主題,著力推動文化與旅游、體育、時尚、科技、金融、互聯網融合發展,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相融合。

  位於A廳的文化交流館包含了俄羅斯油畫藝術展團、朝鮮文化展團、巴基斯坦展團、斯裡蘭卡展團、非洲展團、臺灣展團、廣東省文化展團、景德鎮商務局陶瓷展團、福建茶文化展團、福建仙游紅木文化展團、江蘇宜興紫砂展團等頗具規模的國內外展團。正在A館參觀的市民李女士對記者說:『每屆的文博會我都來逛逛,它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開放和多元。』『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來自俄羅斯和朝鮮的油畫、尼泊爾的掛毯、越南的沈香、緬甸的寶石、還有非洲的木雕等等,真是五花八門,大開眼界。』

  創意助力文化產業轉型

  作為最富有藝術氣息的展館,本屆文博會的B館盡展本土文化的風采。首次呈現的『藝術龍江』主題展覽,集結了我省老中青三代書畫藝術家300多幅藝術佳作,包括國畫、油畫、版畫、水彩、書法、雕刻等。

  雞西甲骨文書法、大慶油陶、大興安嶺版畫、肇東泥塑、望奎皮影……我省十三地市文化精品展區,成為展會上最美的風景。據介紹,除了海倫剪紙、綏棱黑陶等老牌民間工藝品,還有肇東泥塑、葫蘆雕刻、安達銅工藝、蘭西彭氏年畫、望奎皮影、綏棱農民畫、草柳編、明水篆刻、北林風箏等特色藝術品首次亮相文博會。

  『感覺文博會上的產品越來越有創意了!』這是許多參展者的心聲。比如我省著名畫家於志學與本土設計師合作,將自己獨創的冰雪山水畫制成了高級成衣;還有專業藝術家放下架子,在樹樁切片、煙盒等『小物件』上作畫,變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省博物館也將自己的一級文物銅坐龍、雙魚銅鏡、海東青、斗漿圖等多種圖案運用在文創產品上,開發了大到布包、桌旗、抱枕,小到書簽、陀螺、手機支架等二百餘種文創產品,受到了大眾青睞。

  炫酷加速文化與科技融合

  在電影《頭號玩家》中,許多觀眾對玩家們的VR設備表現出強烈興趣,而只要頭戴VR眼鏡、雙手拿著手柄,就可以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挑戰賽車滑雪,逛遍高山森林乃至世界各地。近年來,VR科技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為加速文化與前沿科技融合,本屆文博會邀請了黑龍江省VR產業聯盟和廣東VR產業聯盟,設立『虛擬現實技術』體驗展區約200平方米,8臺VR體驗設備免費供市民體驗。

  『今後的文博會會更加注重體驗,與城市美好生活互動,為人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文藝選項,讓文化氤氳在大街小巷,既滿足需求又創造需求。』本屆文博會總策劃、哈爾濱冰城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有昌如是說。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