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6日訊 繼去年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政策實施、今年5月1日起下調增值稅稅率等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實施以來,減稅降負在我省農業及民生領域企業見到顯著效果。以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和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為主的食品工業稅負下降明顯,企業生產成本明顯降低,創新空間快速擴大,而且稅率改革效應向農業產業以及下游產業延伸。
農業及民生領域直見改革紅利
據了解,簡並增值稅稅率政策實施後,農業、民生領域涉及的行業諸如農產品、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化肥、農藥、農機、飼料等,稅率從13%簡並到11%;增值稅稅率改革後,又將稅率降為10%。稅率降低給納稅人帶來的最直接好處就是稅負降低,有效盤活了企業的現金流,提高了企業進一步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同時化肥、農藥、農機、天然氣等作為工業、農業的重要生產資料,充分體現出國家對農業、民生領域的稅收支持。
中糧米業(五常)有限公司是從事初級農產品加工的企業,主打中高端品牌大米系列,今年上半年企業銷售收入增幅較大,下半年進入稻谷收購期,企業經營業務增長強勁,全年預計銷售額將達到7.3億元,較去年將增長30%以上。而因為增值稅稅率下調,企業將享受近50萬元的增值稅減稅『紅利』。該企業財務負責人張秋妲介紹,稅率降低給企業減輕了負擔帶來了利潤增長,讓企業有了更充裕的資金用來擴大投資、昇級技術、加強研發,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
黑龍江倍豐農業生產資料公司財務負責人介紹,由於化肥行業本身毛利低,增值空間很小,所以表面看稅率調整對化肥經營企業影響不大,但是增值稅稅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企業現金流支出,降低了經營成本,在帶動企業增效的同時,更會有效帶動農民增收,改革的深遠影響會更加明顯。
過渡政策保護農產品企業利益
此次稅率調整後,形成了16%、10%、6%的三檔增值稅稅率結構。為了避免因進項抵扣減少而增加稅負,國家對購進用於生產銷售或委托加工16%稅率貨物的農產品的納稅人作了過渡政策安排,按照12%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出臺過渡政策給我們吃了定心丸,對於適用16%的營養粥粉等產品而言,由於銷項稅率降低,我們的銷項稅額進一步減少,稅負也隨之有所下降。』黑龍江省恆源食品公司樺南分公司財務負責人欣喜地說。據測算,該企業5月實現銷售收入3896萬元,繳納增值稅337萬元,企業平均稅負水平較前4個月下降明顯,按可比口徑測算,增值稅稅率下調,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稅200萬元。陸雪明說:『減稅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可以有更充足的資金購入新設備、擴大生產規模,可以增加研發資金投入,提高附加值,進一步創優品牌。』
改革效應惠及農業產業鏈
業內有關人士說,多檔稅率並存,在一定程度上會扭曲市場主體行為,增加稅務處理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加大征納雙方的稅收成本和稅收風險。增值稅稅率降低,目的不僅僅是減稅,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完善稅制,讓抵扣鏈條更加順暢,更好發揮增值稅的中性作用。
農機制造行業一直以來都是進項稅的稅率高、銷項稅的稅率低,無縫鋼管、方管、冷拔圓鋼等原材料進項發票稅改前稅率為17%,稅改後變為16%。稅改前企業進項、銷項二者稅率差為4%,稅改後二者稅率差進一步加大變為6%,這增加的2%促使企業在同等銷售收入下銷項稅額下降,進項稅額加計扣除2%,從而企業應納稅額降低,達到了減稅增效的利好效應。
據黑龍江省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以佳木斯驥馳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為例,經測算,稅率降低後僅5月份該企業同比減稅31萬元,預計全年可減稅近200萬元。增值稅稅率下降1%,上游企業生產成本降低的同時,下游企業的購買成本也會降低,增值稅鏈條的傳遞效應讓減稅紅利惠及整個農業產業鏈,有效助推我省農業發展現代化。
記者在我省稅務部門了解到,僅5月份,全省食品工業減稅3047.2萬元,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減稅1193.3萬元,食品制造業減稅1292.8萬元,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減稅56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