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7日訊 目前,寶清縣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專項整治和煤礦綜合整治工作順利推進。截至目前,經縣、市兩級整頓驗收合格後,萬昌、雙城、鑫達3處煤礦恢復生產,雙柳、新利2處煤礦恢復建設,其餘礦井全部停產。
為強化煤礦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寶清縣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達24家。圍繞落實『雙十條』,已形成《黨政領導乾部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煤礦專項整治信訪接待處理穩控預案》《縣檢察院小煤礦關閉整治公益保護法律監督工作實施方案》《關閉煤礦停(限)電方案》等工作方案。成立了涉煤領域『掃黑除惡』專班。紀委監委印發了《整頓公職人員及直系親屬參與煤礦經營行為的公告》。針對全縣15處生產能力15萬噸/年以下的煤礦企業,先後組織召開3輪共39井次座談會,下發了100餘冊宣傳手冊,指導煤礦企業算好成本、生產、投入產出『三筆賬』,過好資源、資金、審批『三道關』,加快推進符合條件的企業項目核准和昇級改造,盡快突圍;引導資源條件差、安全不達標、資金不足、扭虧無望的企業主動淘汰退出,最大程度挽回企業損失。
圍繞國家煤監局暗訪提出的問題,寶清縣迅速開展整改工作。制定並下發了《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監管工作實施方案》,采用『1+1+2+2』包保運行機制,對全縣煤礦實施分類監管。並以煤礦安全綜合整治為契機,積極督促煤礦企業開展自檢自查,做到『隱患清零』。制定下發了煤礦包保專盯工作方案,對開工礦井采用五級包保機制監管,落實『四必看、五必查』;對停產礦井每天巡查1次,重點檢查井工礦井三道『安全鎖』,嚴格排查露天煤礦坑口及工業廣場的機械設備和挖掘物;對關閉礦井和非法立眼井,由產煤鄉鎮政府及派出所每天至少進行1次全覆蓋排查,堅決杜絕任何非法違法行為發生。